霜降到了,预示着秋冬交替,这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解》里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是天气冷、昼夜温差大的表现,于是命名为霜降。从这一天开始草木摇落、白露成霜、霜以杀木、露以润草。霜降时节能够看到霜,意味着米谷满仓,虽然看似肃杀但因循了时节的规律,这是好事。 这个时候候鸟南飞、蛰虫潜藏,我们告别了秋也迎来了一年当中最为成熟的时光,此时果实最为鲜艳,柿子满满的挂满枝头,秋菊也在这个时候开到了最盛。 日历一天天变薄,一笔一笔书写了人间冷暖,季节由浅向深、人生由浓向淡,这是世间规律。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此时,植物一年生长进入到了最后的绚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树树皆是斑斓的秋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霜有两幅模样,它让万物丧失,也让万物成长。蔬果因霜而甜美,红叶因霜而艳丽,人生又何尝不因霜而通透?当霜降人间,万物肃穆,当周围不再花团锦簇、莺歌燕舞,我们才更懂冷暖、更懂荣枯,唯有失去繁华喧闹,才能迎来生命的成熟;唯有经得住风霜,才更显露风骨,“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已深、冬将至。愿你安好,岁岁年年! #霜降 #二十四节气 #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来了 #发现24节气之美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10.23健康日报:今日霜降 | 养生,记得做好这件头等要事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一年好景,倏忽秋凉。转眼间,我们迎来了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这个时期,冷空气来袭、温度会迅速下降,气候比较干燥,预示着冬天即将来到。俗话说:“ 补冬不如补霜降 ”,带你了解进补养生之法,为即将到来的冬季积蓄能量。 “为什么补霜降很重要?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是 秋天到冬天的过渡期 ,也是 阳气由收到藏的一个转换期 。霜降过后,地面上的寒气越来越盛,阳气继续收敛潜藏,植物暴露在地面上的部分逐步枯萎、凋零,地下的根须得到潜藏阳气的滋养,为来年的春生积蓄力量。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霜降节气的15天,也是 收藏人体阳气的最后一个小高峰 ,可以说,此时滋补的越多,冬天收藏的越多。 此阶段调养要点在于 收藏阳气、补气养血 ,为顺利过冬和来年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特别是冬季容易手脚冰凉、冻手冻脚的朋友,以及产后女士,体虚老人等,补气血显得尤为重要。 气血遇寒则凝,随着气温的降低,我们体内的气血运行也会变得缓慢,如果气血不足,推动血液运行无力,血液中的热能不能传送给体表以抵抗寒邪的侵袭,冬天就会发冷,手脚冰凉,所以, 此时养好气血不仅是为了让面色红润有光泽,也是在提高抗寒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顺时食养 1 养阴补血汤:双莲墨鱼汤 这道汤里,墨鱼是养肝血的上品,女子一生无论经、孕、产、乳各阶段,食用墨鱼皆有益,怪不得医书上说它“最益妇人”。再配上莲藕和莲子,养阴的效果更佳,适合全家老小食用。 双莲墨鱼汤 【 原料 】 莲藕1斤、莲子1两、墨鱼干1-2只、肥猪肉1两、 佛手柑 三片或陈皮半个、枸杞20粒,生姜3片。(这里面的五花肉也是一定要的,因为墨鱼见荤油才不会苦,不放猪肉,放猪油也是可以的) 【 做法 】 提前几小时用冷水泡发墨鱼干和莲子。墨鱼不要拆骨,连骨一起炖。莲藕切段,和其他原料一起放锅内加冷水炖熟。起锅后将墨鱼骨取出。 【 功效 】 养肝血、补心脾、滋阴润燥。 【 禁忌 】 皮肤过敏,湿疹及痛风病人不要多吃墨鱼。 吃素的朋友,喝不了这道“回血汤”,推荐一个桂花枸杞茶,霜降15天每天冲泡,也是可以补肝血。 方法很简单,干桂花3g,枸杞适量,用沸水冲泡即可。 枸杞有滋补肝阴的作用。桂花是性温的,它的香气,可以钻到肝经,驱除阴寒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6: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6: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9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7: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9: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代表着天气渐冷、开始降霜。 霜并非从天而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空气中的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于是,细微的白色冰针或六角形霜花就出现了。 “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冬活忙”这是一年中收获、播种的最后时节了。霜降岁寒时,万里秋色醉人,登高、赏菊,寒风呼啸而过,枫树、黄栌如染,红艳似锦,于高处远眺,仿若打翻的调色盘。凌寒傲霜的秋菊,灿灿绽放。“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让人赏出另一番意趣,难怪元稹曾直言“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霜降时,除了“收”五谷归仓“收”秋色入眼,“藏”也是一门紧要的“功课”。民谚有言,“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气候转凉,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中医药养生学认为,味甘之物,可滋养脾胃,“霜打柿子红如火”,经历秋露凝霜的洗礼,脱涩后的柿子,皮薄汁丰味香甜,此等美味正适合“藏”于肚中。拔萝卜、 板栗、红薯、芋头它们在气温骤降时开启“防冻保护模式”将体内淀粉转化为糖分积攒下足够的甘甜给食客的齿间留下一冬难忘的甜香。煲牛肉、煲羊汤、炖四物老鸭汤等习俗,养身保健,以御寒冬。 秋风萧瑟,霜华染天地,寒霜来临时,仍有收获满满,新芽也在此时播下,藏蓄的力量给人以无限希望,一“收”一“藏”,让严冬变得不再煎熬,霜降之时丰景藏,凛冬尽后春满堂。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