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7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58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01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6
马一赛5月前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其一)》(杨万里)赏析 《宿新市徐公店(其一)》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田园诗杰作,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以清新活泼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早春的乡村景象和童趣瞬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田园生活的深情礼赞。 原文。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赏析。 前两句 —— 静态写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先写篱笆和小路,“疏疏” 的篱笆,表现出其状态,有间隔才能看见外面的山道,“一径深” 说明山道只有一条且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突出农村的清新与宁静。接着写路旁的树,花瓣纷纷飘落,而新叶还未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同时也点明了暮春的季节特点。 后两句 —— 动态写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画面的中心转向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 两个动词,把儿童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反映出儿童的天真活泼。黄蝶飞入金黄繁茂的菜花丛中,无处寻觅,儿童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更凸显出他们的天真和稚气。 诗被誉为“南宋田园诗的明珠”,清代学者评价其“眼前景,口头语,妙手偶得,天然成韵”。现代学者则强调诗中“儿童与自然的游戏”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少见的灵动视角,展现了杨万里对日常生活诗意的独特发掘。 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却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暮春风光。这种“于细微处见天地”的笔法,正是杨万里诗歌魅力的精髓所在。#古诗词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