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55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48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烘焙店 近日,连锁烘焙品牌克莉丝汀被曝疑似经营异常,上海几乎所有门店都已暂停营业,同时未兑付的预付金额高达2.5亿元。 这意味着,不少消费者还没来得及把预付券用完,就已作废。其中,一些单位专门为员工福利而提早采购的提货券或充值卡,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发到员工手中。 这个在上海生存近30年之久的连锁面包品牌,为何走向末路? 2.5亿元尚待兑付 克莉丝汀算得上是一代上海人的记忆。 “克莉丝汀是个老牌子了,在上海还挺有名的。小的时候,爸妈单位会发,大部分时候都是用券买的。他家的年轮,还有咖啡味的土司,都是从小吃到大的。”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美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资料显示,克莉丝汀自1993年起生产及销售烘焙产品,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烘焙企业之一。2012年,克莉丝汀登陆港交所,被誉为“烘焙第一股”。鼎盛时期,克莉丝汀曾在全国拥有近千家门店,其中过半位于上海。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近日却陷入经营异常风波。 克莉丝汀官网显示,目前该品牌在上海共有184家门店。通过大众点评软件查询,目前克莉丝汀位于上海的绝大多数门店均显示“暂停营业”。 7月20日,据上海市预付卡服务平台显示,克莉丝汀信用等级已为D,公司信用码为红码,被列入了信用红色预警单位。上海单用途预付卡的信用等级共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D级”表示“有明显信用信号显示单用途预付卡正常兑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或风险”。 刘飒供职于上海一家国企,春节期间单位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张500元的克莉丝汀蛋糕卡。“我们家附近的汉中路地铁站,正好有一家克莉丝汀,有时候下班会顺路买点面包给家人当早点。” 今年3月是刘飒最后一次去克莉丝汀,那时候她就听说有门店停业了,所以想着赶紧花完。可到了店里实在是没啥买的,最后只买了两包吐司。“等到6月疫情解封后再去,那家店就已经关门了。现在后悔当时就应该一次性都花了。”如今刘飒的卡里还有100多元。 7月21日,克莉丝汀创始人兼股东罗田安向媒体表示,“身为克莉丝汀的创办人,快30年的企业,我在这里非常痛心、也非常不舍。在这里,我跟所有消费者、员工、供应商、门店的房东,说声抱歉。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个品牌顾好。” 据罗田安介绍,目前克莉丝汀待兑付的预付消费券规模约在2.5亿元。在他看来,复工希望比较渺茫,因为资金已经被挪用到其他地方了。 图/克莉丝汀官网 7月22日,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