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6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一个视频全解读特斯拉2025年Q3财报 #马斯克 #特斯拉 #fsd #optimus擎天柱 #megapack 1️⃣ 营收新高 × 利润承压 —— Q3 收入 281 亿美元创新高、超预期 17 亿;GAAP EPS 0.39 同比 -46%,汽车毛利 17%、经营利率 5.8%,典型“冰火两重天”。 2️⃣ 现金弹药更厚 —— 自由现金流 40 亿与现金储备 416 亿双创纪录:利润在降、现金在涨,为 FSD/Optimus/算力投入“托底”。 3️⃣ 马斯克切换叙事 —— “特斯拉不是汽车公司,是 AI+机器人公司”;财报后盘后跌幅收窄,市场聚焦估值体系是否完成“从车到 AI”的切换。 4️⃣ FSD v14 全面提速 —— v14.2/14.3 迈向端到端推理与“到店自寻车位”;Autopilot安全度≈美国均值 9 倍;Robotaxi 仍取决于 NHTSA 放行节奏。 5️⃣ Optimus V3 时间线明确 —— 目标 2026 年 Q1 亮相,指向多行业通用劳动力;定价目标 ~$20k,B 端高 ARPU 场景打开“十万亿级”赛道。 6️⃣ 被忽略的现金牛 —— Megapack 毛利率 31%+、部署 12.5 GWh(+81%);Semi×储能×充电闭环成型,汽车利润波动期的“第二增长曲线”。 7️⃣ 自研算力“核武器” —— AI5 芯片相对 AI4 目标**×40 性能**、更低功耗;本土制造+台/韩代工并进,直指 FSD/Optimus 规模化不可外购的算力需求。 8️⃣ 三大隐忧 —— HW3 代际差引发潜在客诉;中国份额压力与本地智驾迭代;碳额度收入下行风险影响利润敏感项。
00:00 / 18: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8
卡皮球4天前
特斯拉(TSLA)2025财年Q3财报价值投资分析 特斯拉在2025年第三季度展现出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特征,营收创历史新高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反映其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当前市场对其估值已显著脱离基本面,市盈率TTM高达243倍,远超传统车企和行业平均水平,主要依赖于投资者对AI和机器人业务的未来预期。DCF模型显示其内在价值约3400亿美元,与当前市值1.47万亿美元存在巨大差距,暗示股价可能被高估。尽管公司拥有技术壁垒和成本控制优势,但短期盈利压力、竞争加剧和政策变化等因素构成主要风险,投资者需警惕市场对长期增长预期的修正。 一、商业模式分析 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已从单纯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变为“硬件引流+AI变现”的科技生态企业。2025年Q3财报显示,特斯拉正加速这一转型进程。 特斯拉的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汽车业务仍占主导地位。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业务收入为212.05亿美元,同比增长6%;能源发电与存储业务收入34.15亿美元,同比增长44%;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34.75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业务的毛利润创纪录达到11亿美元,凸显高毛利业务的潜力 。 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垂直整合的制造能力和技术生态。上海工厂产能优化使Model Y成本降低18%,全球库存仅10天供应量,供应链效率显著提升 。同时,特斯拉构建了“数据、算力、算法”三位一体的AI壁垒:算力层面,其与三星合作在美国奥斯汀建设AI芯片工厂,将Cortex AI训练集群的总算力提升至81,000颗H100等效算力,这一算力规模可支持每天超10亿公里的虚拟道路测试 ;算法层面,自研的现实世界模拟器能生成逼真的动态交通场景视频,使算法参数规模达到1.2万亿 ;数据层面,全球12%的特斯拉用户约150万人付费使用智能辅助驾驶,累计行驶里程超96亿公里,形成“越用越聪明”的网络效应 。 特斯拉的护城河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技术壁垒方面,FSD累计行驶里程和算法参数远超竞争对手,如Waymo的算力仅为35,000颗H100等效算力 ;其次,成本控制方面,上海工厂推动的规模效应使制造成本持续下降;第三,垂直整合方面,自研AI5芯片性能提升40倍与台积电、三星合作生产,强化技术自主性 ;第四,全球化产能布局方面,四大超级工厂形成产能网络#特斯拉
00:00 / 08: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贸易再紧张,奈飞财报重挫拖累大盘,特斯拉增量不增利盘后大跌】 周三美股低开低走,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下跌0.93%,道指跌0.71%,标普500指数跌0.53%。大型科技股多数承压,奈飞跌超10%,英特尔跌超3%,苹果与亚马逊下跌逾1%,英伟达与特斯拉小幅下跌;微软、谷歌、Meta小幅上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3.95%,创10月3日以来新低,2年期收益率下滑至3.44%,显示避险资金涌入债市。 市场承压主要因特朗普政府考虑对华软件出口实施新限制的消息。该计划涵盖笔记本电脑和喷气发动机等关键产品,虽未最终确定,但重燃投资者对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担忧。加之德州仪器与奈飞等企业财报表现不佳,进一步拖累股指。奈飞因6亿美元税务支出及利润率不及预期,股价暴跌超10%。德州仪器因收入指引低于预期,下跌5.6%,半导体板块承压。苹果受iPhone Air订单减少影响,下跌1.64%。 盘后,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超出预期的263.6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9%,调整后每股收益0.5美元,略低于预期0.54美元。尽管总销量创纪录,售出49.7万辆电动车,核心汽车和能源存储业务销售创新高,但营业利润率下降至5.8%,低于去年同期10.8%,也低于预期的7%。平均实现价格略低于42,000美元,解释部分利润率下降。盘后一度下跌4%。总体来看,特斯拉在销售与营收层面表现亮眼,但盈利表现仍存在压力。 黄金方面,在周二创下十多年最来大单日跌幅后,现货黄金收复部分失地,收报4,101.82美元/盎司,下跌0.6%。反映市场对地缘政治及贸易风险的持续敏感。 宏观方面,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美元,仅两个月前联邦债务刚达到37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停摆,美联储无法从独立机构获得部分私人就业数据,信息缺口加剧决策难度。ADP Research已停止向美联储提供约占美国私营劳动力20%的薪资数据,增加经济预判不确定性。 明日凌晨美股盘后将发布英特尔三季度财报,其净利润能否止亏为盈将成为关注点,但在此之前,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经济不确定性的上升以及特斯拉、奈飞、德州仪器等科技龙头财报疲软的影响下,给今晚市场依旧构成一定压力。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3 分钟看懂生益电子 2025Q3 财报! 生益电子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一出炉,直接把行业目光全吸过来了——营收最高飙121%,净利润狂涨5倍多!这数据可不是随便说说,背后藏着实实在在的增长逻辑。今天就用3个关键点,帮你把这份财报扒明白! ## 第一,高端产品直接把利润拉满! 别人还在卷中低端PCB时,生益电子早就盯上了AI服务器、智能汽车这些高附加值赛道。现在AI高速产品出货量月月涨,M7/M8高端产能占比超10%,连224G下一代产品都开始打样了。 更狠的是,今年二季度还悄悄涨了价,平均涨幅超5%,直接把毛利率推到30.78%,比去年多赚10个点!这波“产品升级+涨价”组合拳,直接把利润天花板拉高了。 ## 第二,三条赛道同时发力,客户还在升级! 不光AI能打,智能汽车、通信这两条腿也跑得稳。现在智能汽车业务占比已经到25%,自驾域控、毫米波雷达的PCB都批量供货了,800V高压平台也在推进。 客户方面更不用愁,北美GPU大客户份额涨了,还在往AWS、谷歌这些海外ASIC巨头里挤。多赛道+优质客户,等于给未来增长上了双保险。 ## 第三,产能布局提前卡位,未来有得看! 现在国内产能满产月超900万张,江西、常熟的新产能已经投产,吉安二期还规划了70万平米智能算力产能,2026年就能释放。 更关键的是海外布局——泰国基地砸了1.7亿美元,2026年试产,以后全球交付更方便,还能跟头部客户绑得更紧。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这行不是没风险:要是AI、汽车需求突然降温,或者原材料涨价,利润可能会受影响;而且同行也在抢高端产能,技术跟不上就麻烦了。 但整体来看,生益电子这波“高端化+全球化”的路子走对了。跟着AI算力和汽车智能化的风口,2025年全年业绩大概率还能接着冲! 你觉得这家公司能坐稳PCB行业的“高端龙头”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PCB行业 #生益电子 #财报解读 #人工智能 #投资干货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7: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3
特斯拉小米目标价 特斯拉最新财报核心数据(2025 Q3) 特斯拉在最新季度公布的财报中,整体营收依然维持增长态势,但利润率与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具体如下: 1.营收规模 特斯拉第三季度总营收约 281 亿美元,同比上升约 12%。其中汽车业务仍是主要来源,占比超过 80%。 2.净利润与盈利能力 调整后净利润约 18 亿美元,同比下滑约 29%。虽然营收创新高,但由于成本上升、促销力度加大、税收激励减少等因素,利润率被严重压缩。 3.毛利率变化 整体毛利率下降至 18%,较去年同期的 22% 有明显回落。其中汽车业务(不含监管信用收入)的毛利率仅 15.4%,反映出价格竞争与制造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 4.汽车交付量 本季度交付量约 49.7 万辆,创下公司历史新高。这得益于中国与欧洲市场的稳定增长,以及美国税收补贴政策的延续。 5.成本与支出结构 特斯拉在人工智能训练中心、Dojo 超级计算机、Optimus 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项目上加大投入,导致研发支出上升约 40%。同时,美国本土关税与电池原材料价格上行,也进一步侵蚀利润。 6.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经营性现金流约 38 亿美元,环比略有改善;自由现金流 16 亿美元。整体负债率保持稳定,但资本开支仍维持高位。 这份财报展现出一个典型的“高增长、低利润”阶段。特斯拉在销量与规模上保持领先,但利润端遭遇明显挤压,市场更关注其能否通过自动驾驶、能源储存、机器人等新业务打开下一个增长曲线。 二、各大投行与机构观点汇总 1. 高盛(Goldman Sachs) 高盛在财报发布后维持“中性”评级,指出特斯拉的增长故事依然存在,但短期盈利压力明显。他们强调,毛利率持续下滑令人担忧,尤其在美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高盛认为,特斯拉若要重新获得估值溢价,必须证明其自动驾驶(FSD)与AI 训练平台的商业化能力。目标价维持在 270 美元附近。 2.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对特斯拉仍保持“增持”评级,但报告语气更加谨慎。分析师 Adam Jonas 指出,特斯拉的真正价值已从“汽车制造商”转向“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