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的落叶乔木,是著名的活化石和孑遗植物 。 以下是详细介绍: 基本特征 • 形态特征:树干高大,分枝繁茂。叶扇形,有长柄,具多数叉状并列细脉。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生于短枝顶部的鳞片状叶的腋内。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 • 生长习性:银杏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对气温条件的适应范围广。生长缓慢,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需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故有“公孙树”之称 。 历史渊源 • 起源与演化:银杏类植物起源于古生代的上石炭纪,在中生代侏罗纪达到鼎盛,后因冰川作用,在欧洲和北美的广大地区全部灭绝,仅在中国留存下来,成为东亚的“活化石”。 • 栽培历史:中国栽培银杏历史悠久,商、周之间就已开始栽植,汉末三国时,在长江流域一带已有大量栽植,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成为佛教圣树,随着佛教传播,逐渐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银杏春夏叶绿,秋时叶片金黄,树形优美,是优秀的景观树种,广泛用于城市园林绿化 。 • 药用价值 :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功效,其提取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酯等,被广泛运用于医药、保健品等领域。银杏果(白果)可敛肺定喘、止带缩尿,但有毒,需谨慎食用。 • 文化价值 :银杏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坚韧和吉祥,常出现在绘画、诗词中,如“银杏之树,忠魂攸止”,寄托了文人的情感。#认识植物 #赏银杏 #渡深秋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陈哥1周前
银杏叶的医用价值需从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两方面客观看待,其核心功效集中在改善循环与抗氧化,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专业指导。 一、现代医学认可的核心价值 现代医学通过研究证实,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成分,主要价值体现在两方面: 1. 改善血液循环: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辅助改善脑部及外周血液循环,常用于缓解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问题,也可辅助改善下肢动脉硬化引起的间歇性跛行。 2. 抗氧化作用:黄酮类成分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对保护神经细胞、延缓组织老化有一定辅助作用。 需注意,这些作用多为 “辅助改善”,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且需通过正规提取的制剂(如银杏叶提取物片)实现,直接食用未经处理的银杏叶无效。 二、传统中医的应用范畴 在中医理论中,银杏叶(又称 “白果叶”)性味苦、涩、平,归心、肺经,核心功效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传统应用场景包括: 1. 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常与其他活血药材配伍使用。 2. 用于肺气虚引起的久咳、气喘,借助其 “敛肺” 功效缓解症状。 中医使用银杏叶需经过炮制,并根据辨证论治配伍药方,并非单一使用。 三、关键使用风险提示 1. 禁止自行采摘食用:新鲜银杏叶含白果酸、银杏毒素等成分,直接泡水喝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影响凝血功能。 2. 药物相互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可能与抗凝血药(如华法林)、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产生相互作用,增加出血风险,服用前必须告知医生。 3.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或即将手术的人群,需避免使用。#中药#中药材#识百草#每天认识一味中药#中医药文化
00:00 / 07: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