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4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二里头遗址龙凤禅寺 #历史 #二里头遗址 #龙凤禅寺 #洛阳旅游 #寺庙 龙凤寺又名龙凤禅寺,位于偃师西南的冉庄,与二里头遗址毗邻,该寺东南与嵩山相连,西南与龙门相接。寺院坐北朝南,村里老人说,寺院旧已有之,原存古建筑数间、石碑数通,后遭遇变迁,毁坏殆尽,仅在山门东侧留有一通石碑。石碑下半部分已被损毁,只留有龙首碑额,方形圆角,额题“贞珉”二字,上边清晰可见龙纹雕刻及祥云图案。也有人说龙凤禅寺始建于唐贞元年,据传说是皇家闭关圣地,明代年间,河水泛滥,几经沧桑的寺院冲毁过半,以致殿宇倾颓,僧舍荒芜,唯基址犹存。有僧众及善男信女为恢复龙凤禅寺南移一华里,在新址筹资兴建龙凤寺。据寺内现有碑刻记载,“中华民国”时期,有一位少林寺的禅师云游至此,禅定中忽然听到风声呼啸,仿佛龙吟凤鸣。当地信士得知后,认为见此奇异象说明此地乃龙凤宝地。于是十里八乡诸长者及众善信发大愿心在原基址南筹资重修此伽蓝圣地,恢复了部分佛殿。2000年,清方法师驻锡龙凤禅寺,率众四处奔波、募集善款,终于2002年春完成普光明殿、地藏殿、观音殿、东西双塔、斋堂、客堂、大寮、山门等的修缮工程2012年,寺院获批准开放。2014年,该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授予“第一届全省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南京市区求签灵验的小众千年古刹——金粟庵 #南京小众寺庙 #金粟庵 #南京旅游攻略 #我的打卡足迹 #旅行推荐官游记 一庵藏尽千年事,半是佛光半是诗。 南京有一座小众却灵验非凡的宝藏寺庙——金粟庵。距今1600多年的千年古刹(相传始建于公元364年),与瓦官寺隔街相望,一脉相承。而寺庙的得名,也颇具传奇色彩。因顾恺之绘《维摩诘像》壁画前曾在一间茅草屋内打腹稿,而古代素有结草为庵的说法,加之维摩诘居士别号是金粟如来,故称金粟庵。 它位于人声鼎沸的秦淮区五福街的市井巷内(夫子庙、老门东附近),悠悠闹市,晨钟暮鼓,于人间烟火之中遗世而独立。 寺院东侧为主入口,不收门票,香火随缘。穿过镌刻“虎头馀绪“石牌匾的朱漆山门,香烟袅袅升腾,古刹 “一进一院” 的格局清晰可见。梵声呗呗,古韵悠悠。 灵签叩心门,菩萨解世忧。 许多老南京人皆知:”遇事不决金粟庵“。怀揣着虔诚与期许,当签文落下的那一刻,金粟庵以其“有求必应”的灵验,成为众多信众心中的宝藏圣地。 二层附建钟鼓楼,钟楼里的青铜大钟上铸刻着维摩诘法像,其图案源自敦煌壁画。而鼓楼中悬挂的则是金粟如来画像,与“维摩说法”相呼应,彰显着佛法的智慧与慈悲。 玉佛殿内供奉着由缅甸国师菩提长老率108名缅甸僧侣亲赴南京、跨国护送赠寺的释迦牟尼玉佛像。 “玉佛东来,法脉永续”,站在玉佛前,仿佛能感受到一场跨越千年的佛缘。 当金陵的晨钟与伊洛瓦底江的暮鼓遥相呼应,千年古刹正以温润的玉色佛光,续写着“一带一路”上中缅佛教界信仰诗篇的文化回响。 缓缓步入纪念堂,全乘方丈的金身庄严端坐,或许你不曾听闻,金粟庵是江苏省内供奉着真身舍利的佛门圣地。但据寺庙师傅揭秘:在全乘方丈圆寂后,竟肉身不腐,最终化作舍利,成就了“肉身成圣”的传奇。 而今,他"以身证道"的真身舍利与缅甸玉佛的千年灵辉、画圣顾恺之的画韵风骨,并称"金粟三绝" 回首望去,庵门楣上“虎头馀绪”四个金字,在岁月的洗礼下依旧熠熠生辉。顾恺之小字 “虎头”,这四字不仅是千年前恺之作画时的意气风发,更是维摩诘居士弘扬大乘佛教的修行写照。 画圣结庐定佛缘,维摩说法越千年。 金陵何人初见画?"在虎头泼墨、金粟说法的那个清晨。" 我是留以纯白,阿弥陀佛。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