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筑牢复兴政治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定海神针。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 必须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三不腐”,不断净化政治生态,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必须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建设。 要围绕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贯彻新时代组织路线,建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三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唯有如此,方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5
#涨知识 #看过来 #快来围观 #十五五规划 迈入“十五五”: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跃迁 2025年10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的战略布局。作为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十五五”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等系统性改革,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范式。 一、科技自立自强:筑牢现代化根基 “十五五”规划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位置,明确提出研发投入占比从2024年的2.7%提升至2030年的3.2%,这一目标折射出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决心。规划重点布局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未来产业培育,例如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建立国家级实验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通过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动能,更将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方案”。 二、产业升级: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十五五”规划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例如,在制造业领域,通过“5G+工业互联网”改造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在新能源领域,加快氢能、储能技术研发,构建清洁能源体系。此外,规划强调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 三、消费驱动转型:释放内需潜力 “十五五”规划推动财政支出从基建投资向民生领域倾斜,通过育儿补贴、养老金提升等政策,释放30万亿服务消费潜力。同时,规划提出消费税改革,将征收环节从生产端后移至零售端,倒逼地方政府优化消费环境。例如,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可促使地方政府完善商业配套、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刺激消费增长。此外,规划扩大服务业外资准入,重点覆盖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通过引入国际竞争提升国内服务供给质量。 四、民生保障:共享发展成果 ……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