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10月前
三世依文离经魔说 古语有:【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讲的就是理解经义时,要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尤其是读颂之时,切不可离经原文,而信口开河,否则,说三道四的皆是魔说。不可取,应远离。 《大般涅槃经》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以相似相续故。” 〔注:一切缘生之法,皆是【相似相续】的,切不可孤立的看待问题。〕 《大般若经》曰:“色不相续,即是色无生。” 〔注:法法不相到。色〈尘〉不相续,这种状态〈境界〉就是“色”无生处。由此可见:佛法的深层内涵,始终都是辩证的。〕 又曰:“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 〔注:法无定法,缘聚缘散,镜中像,水中月,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处处辩证,法法不二。〕 《大方等大集经》曰:“云何名为得第一谛?所谓观于,六根五阴,犹如镜像,名得第一谛。” 〔注:第一义谛,就是于【清净意根】之屏幕上,观一起如来之缘起:犹如镜像。〕 《密严经》曰:“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 〔注:遍计所执性相,本身就是【是名世界】。依他起之对象就是[相染~色尘]。名与相〈依他与遍计〉,二者俱远离的话,〈离其二边〉剩下的就是圆成实了。这种〈状态〉境界,就叫作第一义谛。〕 《金刚经》:“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注:诸佛如来所说的世界,即非〈实有的〉世界,只是一个名相中的一世界。正所谓:若言世界实有者,就是一合相。【一合相】不可说,凡夫之人贪著其事。笔者认为:[依经不依论],三世解义,不得有违原始经文。否则,必落魔说。〕 西蜀。净然解析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