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54
00:00 / 08: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72
补印日记Day4-活出些自我 你有没有在小时候被人夸过懂事?offer7里侯梓泰聊到,他小时候读寄宿学校,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在他长大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夸他,梓泰你好懂事,从小这么独立。他说,当时小时候会觉得这是值得炫耀的事,但是越长大越发现,会有后劲 我想说,巧了,我也是这么一人,从小很懂事、体谅父母的不容易。我们家开面馆的,小时候上学下学或者周末,肉眼都能看到父母的辛苦,忙碌,早起。帮父母打扫卫生、收拾碗筷是我童年的常态,街坊邻居都夸我懂事。家里所有小孩,爷爷奶奶最喜欢我,体制内二妈每次看到我都会夸我懂事,我听到可开心了,觉得自己挺棒,长大后发现越来越不对劲 我会发现自己,在乎别人感受比在乎自己感受更多,也就形成了现在人所说的“讨好型人格”。重点是,长大后别人包括许多人!久而久之,没有自我、顾全大局;独立,不让人操心,就是我。 小时候,别家小孩都在外边玩,我在家帮忙;暑假时,表姐无论如何都可以回老家,而我却需要期末考出好成绩才能回,没考好不能回去。为什么?凭什么? 我想,这就是博主凯凯所说的,这种生气和难过就是委屈,但是我又没办法跟父母表达出我的情绪,因为我理解他们,生意上的忙碌需要一个帮手对于他们来说合乎情理。那这种独自消化委屈、理解他人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懂事吧! 心理学上说,懂事是一种生存策略,它的本质是放弃真我,让渡个人权利换取夸奖。成年之后,表面上看越来越强大,可能很优秀。但本质上,真实的自己是没有被允许成长的,只是长大了工具性的自己,习得生活技能而已。一个人小时候越懂事,她长大后会越焦虑,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为懂事的人永远都在吃大亏,人只会用糖去哄不听话的小孩 看offer时,我一瞬间就共情到了梓泰。前几天早上灵机一动就想要聊这个话题,但我迟迟不想动笔。昨天在写这边脚本时,表达时,我几度落泪。 为什么还是要分享,因为我想对和我有一样感受的人说,不是你一个人那么的“懂事”!我们懂事背后的敏感、独立、体谅他人、善良都是非常美好的品质,但我们仍需活出些自我 1.学会接纳和感受自己的情绪,勇敢地表达出来。这样和我们相处的对方更能清晰地看到我们,同时我们自己也舒适 2.感知幸福的能力,这是在我生病期间,朋友分享给我的,她让我慢慢地感受美好。比如我喜欢拍照,拍到好看的照片时在心里默默夸自己审美真好 3.如果前两点做起来有难度,那我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懂事的我们自我吧!#上热搜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54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5
00:00 / 4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