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别让错误跑姿,毁掉你的跑步热情|| 🏃🏻‍♂️跑步,本是最纯粹的运动——无需复杂装备,随时随地就能迈开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可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只是轻松慢跑20分钟,却早已气喘吁吁?跑完后膝盖刺痛、脚踝酸胀,连腰都跟着隐隐作痛?看着别人跑起来轻盈如飞,自己却像拖着沉重沙袋,越跑越疲惫?先别急着否定自己的体能,或许,从你起跑的那一刻起,跑步姿势就错了 ❌ 这些跑姿误区,正在悄悄伤害你 1. “砸地式”脚掌着地:不少人习惯用脚后跟重重撞击地面,尤其穿了缓震性好的跑鞋后,更是毫无顾忌。但这种落地方式会将冲击力直接传导至膝盖与髋关节,长期如此,膝关节疼痛、足底筋膜炎便会找上门来。 2. 身体失衡前倾或后仰:有人为了“发力”,上半身过度前倾,如同“跪地奔跑”;也有人挺着腹部向后仰。这两种姿势都会打破身体平衡,让腰椎承受额外压力,久而久之,下背痛、骨盆前倾等问题便会显现。 3. 手臂乱晃,肩膀紧绷:耸肩、手臂横甩、手肘外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实则会消耗大量能量,还会牵拉颈部肌肉,导致肩颈酸痛、呼吸变浅。 4. 步幅过大,化身“跨步走”:追求速度或距离时,人们常会不自觉拉大步子。但过大的步幅会让脚落在身体前方,形成“刹车效应”,不仅跑步效率低下,还会加剧关节所受的冲击。 ✅ 掌握正确跑姿核心,让跑步轻盈又省力 跑步的精髓从不是“用力跑”,而是让身体像弹簧般自然弹跳、顺畅前进。 1. 落地轻巧:以脚掌中前部着地,确保落点在身体重心正下方,最大限度减少对关节的冲击。 2. 躯干稳定:保持脊柱中立状态,从脚踝处微微前倾(而非弯腰),同时核心肌群轻微收紧,维持身体平衡。 3. 节奏自然:建议步频控制在每分钟170-180步,小步快频的跑法远比大步慢跑更高效、更安全。#跑步落地方式 #跑出最自由的姿态#跑步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