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H言3天前
荷兰硬抢中国闻泰科技在荷兰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你可能没听过它,但你坐的汽车、用的手机里,大概率有它的“身影”。而这场风波的核心,是中国公司和荷兰政府的控制权之争。今天用3分钟给你讲明白前因后果。 首先得搞懂,安世到底是块什么“香饽饽”?这家公司前身是荷兰飞利浦的半导体业务,后来成了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隐形冠军”。小到手机充电,大到汽车车载系统,都离不开它的芯片。2024年它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市场占了近两成份额,宝马、华为这些巨头都是它的客户。更关键的是,它全球八成产能都在中国,中国市场又占了它一半的销量,典型的“产能和市场都扎根中国”。 故事得从2018年说起。当时中国的闻泰科技,本来是做手机代工的,想往高科技领域转型,盯上了安世。这是一场“蛇吞象”式的收购:闻泰当时市值不足200亿,却花了340亿,分三年三轮才把安世100%拿下。没想到收购后效果特别好,安世成了闻泰的“利润奶牛”,2025年上半年光安世就赚了12.6亿,要是没它,闻泰都得亏损。而且在闻泰支持下,安世研发投入涨了150%,还拿了不少专利,商业上妥妥的“双赢”。 那好好的生意,怎么就闹到“抢公司”的地步?答案是地缘政治搅局。美国一直把半导体当成和中国竞争的关键领域,2024年底先把闻泰列入了“实体清单”,后来又出了个“穿透规则”,说被制裁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也得受限制,这就把安世拖下了水。更直接的是,有文件显示,美国明确要求荷兰换掉安世的中国CEO,不然就不豁免。 面对美国的压力,荷兰政府动了手。9月底,荷兰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安世全球30家子公司的资产,还强行罢免了中方CEO,要把控制权抢过去。这操作说白了就是无视商业契约——毕竟安世早就是闻泰的全资公司了。 中国这边当然不能坐视不管。10月4日商务部出台出口管制,安世中国工厂直接暂停发货,这一停就是19天。这下全球产业链立马慌了:欧洲车企库存很快见底,宝马、奔驰都快断供了,美国、日本车企也拉响警报,说再不停供就要停产。因为安世的芯片是“必需品”,缺一颗都可能让汽车下不了线。 僵局很快被打破,结果很意外。19天后,安世中国宣布恢复供货,但加了两个条件:只对国内客户发货,而且必须用人民币结算。这招特别狠:只供国内,等于优先保障我们自己的汽车、电子产业;用人民币结算,既避开了汇率风险,还在芯片贸易里强化了人民币的地位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1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6
00:00 / 06: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