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3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安世半导体这次被荷兰用闪电战的手段强占,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中国企业这次吃的亏,其实让我想起我们领导讲过的一句话: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在欧美收购企业时,基本上都采用了安世的方式。就是一般只是在董事会派一两个人,或者派一个监事。高层管理者都原封不动都保留,组织机构基本不动。而且力求在在法律合规上做得完美无缺。虽然是大股东,但把自己放在非常低的位置,低到尘埃里。 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对于发达国家的法律环境和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是毫不怀疑的,100%的相信。但安世这个事件是一次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一次黑天鹅。这个事件宣告了一个残酷但争相,在地缘政治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但背景下,原来形成的对发达国家法制环境和经理人职业操守的信仰被颠覆了。 回过头来看,整个事件就是三位高管和荷兰当局完美地做了一个局。29号,荷兰工业和气候部发出冻结安世半导体组织变动、人事、资产和股权的指令。第二天一早,这三位高管赶到企业法庭,把所有资料递交上去。6号就开庭了,显然连夜加班,肯定周末也没休息。 我们一直以为欧洲效率低,到点下班,加不加班,但这回看明白了吧?人家关键时候还真不掉链子。从30号到7号,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所有流程都走完了,全部搞定。 这三位首席财官、首席发布官和首席运营官,都是原来的恩智浦的老臣。这些年,文泰科技对他们非常敬重,薪水年年涨。但张学政显然低估了这些人的权谋,给了他们太多的授权。但最终被人玩了。 这对中国出海企业来说,是一堂血淋淋的课。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欧美的商业环境已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一套了。在利益面前,他们身上的狼性完全显现出来,规则也不讲了,甚至会搞突然袭击。 据说张学政,当时还在在荷兰上班。被突然踢出局,连门都进不去了,邮箱也进不去了。谁能想到这样的大老板、董事长会被用这种手段踢出局?其实以前国内外企业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但无一例外,最后控股方都获胜。但这一次,因为有政府做后盾,董事长、实控人居然被踢出局,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教训。 其实,如果我们回头来看,假如闻泰科技的张学政在担任CEO之后,能够采取更为谨慎甚至“小人”的一些手段,可能就不会让事态发展到现在的状况。要做到恩威并施,关键是不能太信任,不能让他们形成一股绳。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张学政#荷兰#芯片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0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58
深度解析-欧洲车企绕开荷兰制裁跑中国安世进货的原因 安世到底干了什么,让那些欧洲车企直接绕开荷兰制裁跑中国安世来进货,有哪些技术壁垒?有哪些特殊原因? 一、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器件 IDM 企业,其在技术和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使得欧洲车企依赖中国安世的产品。 二、欧洲车企依赖中国安世的特殊原因 1、中国区产能占比高: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后,安世 70% 的产线都建设在中国,荷兰的安世总部则主要负责设计研发。荷兰政府冻结安世资产后,中国作出反制措施,暂停了安世半导体在中国 70% 的生产线许可,同时限制出口,这直接影响了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使得他们不得不依赖中国安世的产能。 2、供应链难以短期替代: 车规级半导体有着更高的生产工艺和更严格的检测封装流程,短期内难以快速投产。安世半导体这种拥有芯片设计 - 晶圆制造 - 封装测试全链条产能的企业,更是短时间难以被替代。此外,中国加强了稀土管制,而半导体中 85% 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这使得安世无法在荷兰本土用有限的产能继续维持生产,也让欧洲车企更加依赖中国安世的产品。 3、中国区业务自主管理: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明确表示工资照发、生产没停,且所有经济利益和福利由中国自主管理,拒绝按照荷兰那边的指示操作,这保证了中国区业务的正常运行,也让欧洲车企看到了从中国安世进货的可能性。 #安世半导体 #闻泰科技 #车规级半导体 #晶圆制造 #封装测试
00:00 / 09: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