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5
00:00 / 06: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1
如露2天前
只要谈到吃肉吃素的问题,就是一群人争论,最经常拿出来说的就是济公说的一首偈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可后面还有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却无人知。现在有时间,我们就来解读一下。 济公说“佛祖心中留”,《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大乘认为,万法唯心所现,修行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心”的觉照。济公饮酒食肉,却从未失了“佛祖在心头”的清明——他醉眼笑看众生时,见的是未醒的迷梦;他挥扇点破痴缠时,藏的是度人的悲心。这种“心无挂碍”,是勘破“我执”后的自在,而非对因果的轻慢。反观今人,有人借“酒肉穿肠过”为自己的贪嗔痴开脱:酒桌上推杯换盏称“修行洒脱”口腹之欲膨胀,说“心在佛前”。这恰是颠倒了“心”与“相”的关系。《楞严经》早有警示:“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若被物转,即是凡夫。”济公的“穿肠过”是“转物”,凡夫的“放纵”是被物所转—前者是“心能转境”的证量,后者是“境能转心”的迷失。大乘佛法讲“不住相而行”,住的是贪嗔痴的相,而非戒律的相;破的是我执的牢笼,而非因果的法则。济公的偈语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藏着大乘“方便与究竞”的智慧。所谓“方便”,是佛菩萨为度众生,应机施设的灵活方法;所谓“究竟”,是引领众生回归本自具足的佛性。济公的“颠倒行”,从不是为个人享乐,而是以“非常态”的示现,撕开世人“执相修行”的虚伪面纱。济公的“破戒”,是大乘“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担当,是用“舍身求法”的悲壮,为众生凿开一条觉醒之路。正如《维摩诘经》所言:“以智慧剑,破烦恼贼;以方便力,度诸众生。”方便法门从不是目的,而是波河的舟筏—若执着舟筏不肯上岸,反成修行障碍。—我们没有济公的悲愿,若盲目效仿“酒肉穿肠”,不过是给贪嗔痴披上“修行”的外衣。凡夫修行,当以“守戒”为基础。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持不杀生戒,是培养慈悲;持不妄语戒,是修炼诚信;持不邪淫戒,是守护清净。这些看似“束缚”的戒条,恰是大乘“自利利他”的起点。就像学步的孩童需扶墙,修行者需借戒律的力量,先站稳“不造恶业”的根基,再谈“心无挂碍”的自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不必因“酒肉穿肠”而焦虑放纵,也不必因“守戒如命”而否定灵活。真正的修行,是“以般若照破虚妄,以慈悲涵容万象”,该持戒时如护眼珠,该方便时如春风化雨;既不被戒相困死,也不被狂慧带偏。#修行 #素食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5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6: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7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