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4月前
今天,我就想喊一嗓:教育,能否不要无限度地满足家长的诉求? 学生考试后,正式暑假前的一星期,老师需要处理很多事情。过去,一般学生考后在家休整一星期,参加完休业式,50多天的暑假才正式开始。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不少地方,学生考完,继续上课。 主要原因是,有些家长觉得既然暑假没有正式开始,就应该让孩子继续到学校上课。于是,向有关部门投诉。舆情大于一切的当下,家长的投诉,几乎一投一个准。 不少地方为了满足家长的诉求,发通知让孩子回校继续学习。 这可苦了老师们。 期末事情本来就成堆:改卷、登分、填写成绩报告单、填写学籍卡、各类杂七杂八的表册、总结、各类培训会、备课会……毫不夸张地说,开学季和结束季,是老师们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 这下可好,学生回来了,上新课吧,孩子们的心早已经散掉了,哪有心思学习?复习旧课吧,都考试完了,该复习的也复习完了,谁还有心思复习呀? 于是,只好组织一些不痛不痒的所谓趣味活动。 这样的返校一星期,说实在的,如同鸡肋,没有丝毫价值——除了帮家长带孩子外,额外增加了老师各种负担,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 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我们打工人,成天在单位搬砖,你们老师都有三个月的寒暑假,工作时间内,管我们孩子,这不是分内的事吗?为什么这么叫苦连天呢?(请不要动不动拿三个月假期说事了。第一,没有三个月;第二,即便有,也是法律规定的。) 我很想问一句:你自己、你父辈、你爷爷一辈上学的时候,不一直这样过来的?为啥到了你孩子这一代,就这么娇贵了呢? 这一个星期,本来是给孩子们过渡的,也是给老师们处理各种杂事的。至于孩子没有地方可去,这是家长应该考虑的事。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可以让他们照管;实在不行,让孩子自主安排,或者把他们送往书店、图书馆。 学校不是无限责任公司,老师也不是全天候服务员。教育当局如果无底线地满足家长各种诉求,把孩子当祖宗供,把家长的话当圣旨听,我们的教育,将逐渐演变成“办刁民满意的学校”。 晚托、暑托以及更多为了满足家长而新增的项目,说到底,是相关部门无底线满足家长诉求的一种非正常行为。 育人是社会、家长、学校共同的事情,而现在,把家长本该自己担负的责任,简单粗暴地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21
00:00 / 19: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