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三十九、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②,其次辟色 ,其次辟言。” 今译 孔子说:“贤人看到天下无道,为避开污浊的社会而隐居,其次是离开乱邦前往治邦,再其次,看到别人礼貌衰退而避去,更其次,听人说话与自己意见不合而避开。” 引述 孔子这一番话,应该是闲谈时的一种说法,并不能代表他的主张。因为他自己就不想当隐士,实际上也从来没有这做过。他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当然不可能避世隐。很可能是大家谈起隐士生活,孔子就这一方面,做出样的评论。先从意见不合避起,升高到礼貌不周到便躲然后离开乱邦迁居到治邦,最后只好以天下无道为由而居了。生活智慧 (一)三国时代的孔明,如果和他的朋友崔州平、矿元、孟公威等人一样,过着山居野人的生活,请问孔明的一生,能不能为人类留下这么可贵的行事历程和了不起的风格呢? (二)我们不能够批评历代或当代的隐士,因为人各有志,应该互相尊重。但是我们也不能鼓励大家过隐士生活,否则贤能的人士都袖手旁观,老百姓非受苦受难不可。 (三)孔子这一番话,应该是针对要不要从政而发的。先看君王听不听得进自己的话,再看君王对自己有没有礼貌,然后看这个国家治或乱,来决定留或去。最后发现生不逢时,干脆避世隐居。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知识分享 #正能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嘉佳4天前
《易经·涣彖》原文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逐句解读“涣,亨”解释涣卦的整体寓意:涣散之时,仍能通达(亨通)。因涣散中蕴含重聚与生机。“刚来而不穷”卦象分析:涣卦下坎(☵)上巽(☴),九二爻为阳爻(刚)居内卦中位,象征阳刚之力来居中位,使涣散之势不至穷困。爻位关系:有人认为此指卦变中“刚爻”(九二)从外来内,使气运流通不竭。“柔得位乎外而上同”指六四爻(阴爻居阴位)在外卦得位,与九五尊位阴阳相应,象征柔顺者能与上位者协同,共克涣散。“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解释卦辞“王假有庙”(君王至宗庙祭祀):九五爻居上卦中位,象征君王居中正之位,通过凝聚精神力量(如祭祀)团结人心。“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解释卦辞“利涉大川”:涣卦下坎为水、上巽为木,呈木舟行于水上之象,喻示凭借“木”(工具、德行)可渡险成功。核心思想《涣·彖》强调“涣散”中暗藏“聚合”的转机:阴阳协调:刚爻居中不穷,柔爻得位呼应,体现秩序重建的可能性。精神凝聚:通过祭祀(象征礼仪教化)收拢人心,化解离散。顺势而为:借“木舟行水”之象,说明因势利导可化险为夷。现实启示涣卦常被用于解读社会动荡、组织涣散时的应对之道:领导者需守中正之位,凝聚共识(“王假有庙”)。借助有利条件(如“乘木”),主动应对挑战(“涉大川”)。散中有聚,危机中需寻找重新整合的契机。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