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署, 位于江苏淮安区东门大街38号,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 淮安府署, 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由知府姚斌在元代旧址上改建而成,明清时期一直作为淮安府的行政机关,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正堂毁于大火,后经知府陶金冶主持修复,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存,民国时期曾作为淮安县政府驻地,2007年对外开放。 建筑: 中路:为办公区和知府生活区,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大门、二门(仪门)、大堂、二堂及后宅等建筑。大门、二门为硬山式建筑,大堂为悬山式,屋顶均铺小瓦,配以鸱吻,部分檐口有砖雕 。 东路:是迎宾、宴客场所,有祭祀、招待来宾娱乐的古戏台、酂侯祠,还有知府与来宾交流诗、书、画的宝翰堂 。 西路:为军捕厅署,设有仪门、待质所、熬审房、法鉴堂等建筑,其中二堂、三堂及东西厢房现为中国历代酷刑刑具展示地 。  主要建筑有 大堂:又称“公廉堂”,面积500余平方米,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府衙大堂,用于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案件等 。 二堂:居大堂之后,也称后堂,明代称“燕思堂”、“退思堂”,清代称为“思补堂”,是初审案件、商议判决意见的地方 。 三堂:是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务及起居的地方,有些机密案件也在此审理,建筑体量、规格同二堂相似,但装饰较为华丽 。 六科:分别位于府衙大堂的东西两侧,即吏、户、礼、兵、刑、工科,其职能和明清中央六部分管国事的政治体制相一致,是知府的直属办事机构 。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
00:00 / 1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1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此处才是真正的淮安市(古城淮安),今为淮安区(淮安县,县级淮安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一进淮安古城,满眼皆是淮安景,淮阴市碑,镇淮楼、淮安府署、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勺湖园、月湖景区、韩侯祠、东岳庙、关天培祠、驸马巷7号伟人故居、永怀路2号纪念馆、古末口遗址、名人亭、……,淮安古城外有萧湖景区,景区内有漂母祠、韩侯钓台(韩信钓台)、萧湖钓鱼台牌坊,河下古镇也在城外,与萧湖景区毗邻,古镇河下底蕴深厚,文学大师吴承恩故居坐落在河下打铜巷,古朴的江淮古典园林小院,十分有内涵,明朝嘉靖二十年,淮安府大河卫沈坤(江苏淮安区人,祖籍苏州昆山)中状元及第,是淮安第一位状元,第二位状元丁士美,淮安府清河县(今淮阴区)人,嘉靖三十八年中状元,至今当地也不多见宣传这位状元,不知是何原因,倒是忙着宣传汉淮阴侯韩信呢,韩信,古淮阴人,后有人考证,他是淮安县(县级淮安市,今淮安区)人,明代清代等淮安府志,均记载了山阳(淮安区古称),秦代为淮阴,清河(今淮阴区),秦薛郡下相地,由此可知,汉淮阴侯韩信是山阳人,而非清河人。《舆地纪胜》在,故淮阴县城,在山阳;《水经注》亦载,……淮水右岸为淮阴……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漕运之都、淮扬菜主要发源地(美食之城)、名著诞生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淮安区欢迎您! #淮安城墙(淮安古城墙,免费参观) #驸马巷7号(伟人故居,免费参观) #永怀路2号(伟人纪念馆,免费参观) #淮阴市碑(汉淮阴侯韩信故里,位于淮安上坂街北首府市口,免费参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区(一九八六年淮安县获得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八七年撤销淮安县,设淮安市(县级淮安市),二零零一年改名楚州区,二零一二年改名淮安区,淮安区,伟人故里,国家AAAAA级伟人故里景区所在地)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