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莮3周前
#修行體悟 《金刚经》早以“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的智慧点破:世间所言的“开悟”,亦复如是——它本是描摹心性觉醒的假名,若执着于“必须如何言说、如何表现才算开悟”,便落入了“于觉有证”的执相陷阱,正如经中所诫“若于法有得、于觉有证,即是执相,能所未除”。 佛陀曾感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你能在情绪生起时,忽然觉醒“我在烦躁”,能以观察者的视角抽离情绪,这正是妄想暂歇、本具智慧初显的微光。这份觉察或许不是究竟圆满的觉悟,却是斩断习气链条的开端,是从“迷”向“觉”迈出的关键一步。 不必纠结于“是否开悟”的评判,只需记取《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教诲:不执着于“开悟”的名相标签,也不执着于“我已觉察”的境界,只是让这份清醒的觉照自然延续。当情绪翻涌时,知是习气流动而非真实的“我”;当他人评判时,明是对方执相而非“觉”的本身。 正如经中所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些所谓的“开悟标准”本是渡河之舟,若执舟不放,反而难登彼岸。守护好心中那点“觉”的微光,不向外求他人的认可,只向内照见本心的清明,便契合了“不入本心,学法无益”的真谛——这,远比追逐“开悟”的幻影更接近觉醒的本质。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5
00:00 / 27: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若水4天前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圆觉经》 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 众所周知:以上三部经,皆是大乘经典。一部为【大圆境智】之经,一部万经之父,一部万经之母。 然其三部经一以贯通之,就是《法华经》中的【清净意根】之成佛之密钥。 净然法师认为:在这三部经中始终贯通着一根主线,这就是【心~根】之鉴性。 下面我们把这三部经中的最核心法句,摘录出来,上下贯通之。 《圆觉经》曰:【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注:人类〈有情众生〉只有在“清净意根”的屏幕上,才能够做到【如染不择】的,不起妄想之念。亦即[只存法义,不涉世俗]之境界。但此意根于缘起之当下,“六七八识一合运作”之时,于第六识缘起之时,清净意根之屏幕上的【妄心~剧情】,本身并不会息灭的。即无需象传统的观点那样“打死六七识”。此意根清净,法尔如是,住妄想境中,[以无住本立一切法],不加了知,不曾拣择,更无取舍。并于此【清净~如染】之屏幕上,于无了知,不取不舍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辨真实,不涉凡圣。净然法师认为:正是这【不辨真实】的圆觉一如之境界。成功的贯通了下一部《金刚经》的核心内涵。〕 《金刚经》曰:【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注:诸佛所演绎〈宣说〉的世界,皆是唯识所现的世界,并非是真实〈外境〉的世界,只是一个【名相~共业】之显现的世界。即不二法门之“共业”之名相世界。净然法师认为:正是这种【不二~共业】之是名世界,最终贯通导入了《心经》之终极的色空不二的境界。〕 《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注:净然法师认为:全部心经,讲的就是【色与空的不二辩证】之关系的境界。所谓的色,就是空的存在形式。而所谓的空,本身就是色的无自性。二者一如,不二法门。众所周知:【不二法门】,含容一切万事万物。正所谓: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由此可见:大乘佛法,本身就是贯通的。离开了清净意根与不二法门,所谈的一切法,将不再是佛法。〕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六祖慧能 “六祖”,即一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①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②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惠能说,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如果说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还是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惠能的意思是,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惠能说,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哪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针对他俩各执一词,那五祖是怎么回应的呢? 五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着,你执着它做什么?你执着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着些什么? “菩提本无树”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六祖 #达摩 #菩提本无树 #六祖坛经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8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