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2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2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6
岛上人6天前
电诈头子陈志是福建连江人,其实诈骗坑人的事很多年就有。 1990年,我老妈还在家乡的学校当老师,放在箱子里几十年一个祖传的大金戒指被一个福建人骗走了。 起因是我妈的同事,一位信的过的女老师带来一位福建籍的金匠动员我妈把这个戒指改款式,熔解后金匠说先去吃饭,饭后再来加工,金匠走后一直未返,后来发现调包。 我妈的同事,这位女老师的解释是,帮金匠介绍几个加工的就免她的加工费。为了占这点加工费的便宜,这位女老师助纣为虐,利用三寸不烂之舌坑了我妈及镇子上的好多人。 这位女老师口才不是一般的好,语文科的组长,能说会道。当时我怀疑这位女老师参与了福建假金匠的诈骗。经过我系统分析她平时的为人处事以及家境条件(她爱人是单位的领导)又不像,她俩儿子当兵、求学都不在福建,应该与福建那边的人没有什么交叉。这是1990年的事,人员流动没有如今这样频繁。 分析的结果就是:这位女老师为了贪图一点加工费,把平生的口才、动员能力全用上了,发挥到极致。 再来说一下这个大金戒指。这个大金戒指根本就不是戴在手上的,是我曾外婆的念想。我曾外婆是湖南大庸人(今天称之为张家界),她来到湖北后从来没回过故乡,也从没说过故乡的事,这个大金戒指是曾外婆从湖南带过来的。我曾外婆若是活到今天足有150岁,很高的文化,能读书看报,能读鲁迅的文章,懂成语与现代词汇,还是裁缝(现代称服装设计师),在民国时期建了一个服装厂,解放后捐了,自己只留了几台蝴蝶牌缝纫机,没有裹过脚的大脚老太太。曾外婆传给我外婆,外婆传给我妈。我外婆若是活到今天足有120岁,也是出语能成章的文化人,我外婆的智商高于我老妈100倍,世上没有人能骗过我外婆。我外婆只把善良传给了我老妈,没有把擦人辨别的能力传给我妈。当然我的俩妹妹又承继了我外婆一样的火眼金睛。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郑州金店捐款1500万,跑路,前一天夜里还在直播,早上人去楼 第一部分:对“金店老板跑路”事件的剖析 您提到的这个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升级换代的“庞氏骗局”或金融诈骗。 1. “信任”的滥用:直播这种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真实性,能够快速与观众建立“准社交关系”。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屏幕前的信任”,通过花言巧语和精心设计的人设(比如成功的、带你发财的“大哥”),来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 2. 话术的诱惑:他提到的“90后炒房大赚,00后炒黄金”,精准地抓住了年轻人对财富的焦虑和对机遇的渴望。这种“世代机遇论”非常有煽动性,让听众觉得再不跟上就晚了。 3. 法律的底线:您说得对,“将来一定会绳之以法” 关键启示: 这个案例给普通人的警示是,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既要看到机遇,也要对屏幕另一端的信息保持警惕。越是煽动性强、回报承诺高的内容,越要冷静分析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是否成立。 第二部分:您对普通人,特别是小老板的建言——非常赞同! 您后面的观点,可以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负面事件中提炼出了对普通人极具价值的正向建议。 1. “放下面子,来直播” —— 拥抱时代工具 · 红利是真实的: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是这个时代给所有创业者、小老板的一次“流量民主化”机会。它极大地降低了获客和品牌宣传的成本。过去打广告可能要花几十万上百万,现在一个手机、一个账号就有可能触达成千上万的潜在客户。 · 面子不值钱:很多传统生意人觉得对着手机“吆喝”有失身份。但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和价值创造。能通过直播把自己的产品、服务、理念有效地传递出去,从而创造价值、养活团队、发展企业,这才是最大的“体面”。 2. “不要怕别人评论,因为他人都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 —— 建立强大的内心 · 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别人的评论是别人的课题,你如何生活和经营是你自己的课题。 你无法控制所有人的嘴,但你可以选择如何回应。 · 筛选有效反馈:评论中有建设性的批评,要虚心听取;但更多的是无端的指责、嫉妒甚至是恶意的攻击。把这些都当真,就是让自己情绪的遥控器交到了陌生人手里。 3. “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要勇敢地为自己活着” —— 实现自我价值 · 定义自己的成功:当你不再被外界的噪音所左右,你才能真正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热爱的事业。你的公司是你的梦想载体,直播是你的扩音器,你应该用它来讲述你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表
00:00 / 07: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拼”出来的金子》 我叫张铁柱,拼多多新晋三年“萌新”。在我们公司,时间不是用年算的,是用“版本迭代”和“大促项目”来计的。三年,勉强算是在“拼厂”这艘高速战舰上系好了安全带。 这天,公司群里突然炸了锅,消息像被砍了一刀似的疯狂弹窗。定睛一看,原来是十周年“周年礼”到货了!主题一如既往的朴实无华且枯燥——发金子。 规则简单粗暴:三年,一枚4克金戒指;五年,一枚11克的金戒指,据说能当顶针用;至于十年……那是一个传说中的境界,奖励是实打实的100克金块! 办公室里瞬间弥漫起一股淘金热的气氛。我们这些三年选手,美滋滋地领到小巧的金戒指,戴在手上,对着灯光眯眼看,感觉敲代码的指尖都闪耀着财富的光芒。五年的前辈们则淡定许多,掂量着那枚沉甸甸的“顶针”,盘算着是留着传家还是等金价飙升。 就在大家互相攀比,哦不,是互相欣赏的时候,角落里的老李缓缓站了起来。 老李,何许人也?2015年公司成立时的“开国元勋”,工号前一百,真正意义上的“十年陈酿”。此刻,他正被行政部的同事簇拥着,走向前台。 全办公室的目光,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牢牢锁在老李身上。只见行政小姐姐捧出一个堪比月饼盒的丝绒礼盒,郑重地打开。 刹那间,仿佛有道圣光射出——里面躺着一块黄澄澄、沉甸甸、砖头……哦不,是金块!100克! “哇——!”整个办公区爆发出整齐划一的惊叹,天花板上的灯都仿佛暗了一下。 老李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他没有像我们一样拍照发朋友圈,只是伸出微微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将那块金子捧了起来,掂了掂。 那动作,不像在掂量一块贵金属,更像是在掂量他过去的十年——那些拼杀、那些熬夜、那些见证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 旁边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同事起哄:“李哥!稳不稳?” 老李深吸一口气,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缓缓吐出了两个字: “值了。” 言简意赅,掷地有声。没有长篇大论的感言,没有激动万分的泪水,只有这千锤百炼后的两个字。 后来听说,老李把那块金块锁进了办公室的抽屉里,说是要“镇一镇”我们这组的财运。 而我们这些后辈,第一次如此直观且灼热地感受到:原来,在“拼厂”,“老”不仅意味着资历,更意味着……密度。 只是不知道,等到我们十年的时候,公司会不会发个200克的?毕竟,咱们拼多多的传统,不就是一年更比一年“拼”嘛!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8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6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2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