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4
00:00 / 08: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最近经常看到“No one is coming”(没有人会来)这个概念,它来自于积极心理学,主张人应避免依赖外部拯救,独立承担成长责任,它强调个体能动性和自由意志,本质是一种自我救赎论。 这是一种冷静的、带有悲观主义底色的认知,它向我们阐述,认识并接受“只能靠自己”这个事实虽然残酷却给人力量,因为它意味着你内在拥有应对挑战的资源和潜力,它告诉我们,“幸运的是,你总是可以靠自己。” “没有人会来”这句话对于内在觉醒、培养韧性、激励成长具有非常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无论是父母的关心、前辈的教导、朋友的支持、爱人的理解、陌生人的善意,还是群体的接纳、社会的集体关怀、心理学中的依恋本能,都证明“有人会来”更贴近现实的希望之源。很大程度上,你就是由自我和他人一起塑造的合集。 尽管没人能够撼动你内心的平静,没人能拯救你、替你生活,但有人能给你慰藉,有人能助你跨越低谷,有人能悄然塑造你生命的脉络与质地,有人会在你生命的很多时候缺席,但他们也会给你留下最深刻的精神烙印—这份印记为你赋能、托举你、告诉你无需也不应该独自承担一切,你永远能得到爱的滋养。 而真正的成长也并非在“只靠自己”和“等待他人”中二选一。 你应该认识到,即便你是自己行为和感受的最终责任人,也不意味着期待、接受、寻求外界帮助是软弱的表现,而过分强调“只能靠自己”,可能筑起严苛的自我牢笼,滋长焦虑、内疚与孤独,最终桎梏你脱困于成长的可能。 幸福是期待的回响,而期待根植于相互依赖和扶持的健康关系中,它不等同于爱和价值,它不是让你把观念和目标强加于他人,也不是让你执着于某个结果。 期待本身并非原罪,它更像是心湖投向未来的倒影,既映照了天光的旖旎,也印证了湖的深邃,既能承载风云的无常,也任自身化作水的诗篇。 所以综上,用一个更健康和平衡的视角去解读“没有人会来”,可能是: 期待为你谱写未寄送的信笺,它存放在名为“互助”的翅膀中,让你更轻盈明晰地,飞往心之所向的苍穹。 作为人生的主宰者,你拥有独自行动的勇气,也拥有接纳他人的智慧,你能在自立中抱有期待,在扛起自身责任的同时,也不排斥命运伸出的援手。 不是没有人来,而是潜心耕耘心灵家园的时候,你仍相信门铃终有响起的那天。 #播客 #小宇宙#女性成长 #自我提升 #女性智慧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