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0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将小船系于古树浓荫下,“短篷”指代舟船,“古木”暗藏岁月沉淀。系舟动作象征暂歇尘劳,安驻当下的禅者心境。 藜杖支撑诗人过桥,“扶我”二字妙绝——藜杖似具灵性,与人相携同行。物我交融间尽显天人合一之境。 杏花细雨沾衣欲湿未湿,“欲湿”把握微妙临界点。既得春雨润泽之趣,又不至狼狈,尽显从容享受的生活美学。 杨柳春风拂面而无寒意,触觉体验化作心灵抚慰。“不寒”二字道尽春风特质,成为千古咏春名句。 志南生平不详,唯此诗传世。南宋朱熹盛赞“此诗清丽有余,格律闲暇”,推测其为江南诗僧,深谙禅理与诗趣。 诗中“系篷-扶杖-过桥-沐雨-迎风”组成完整禅行轨迹。非目的性漫游,而是在行走中观照自然的禅修方式。 全诗无一生僻字,却精准捕捉春日精髓,堪称“白话写景”的典范,比杨万里“诚斋体”更早展现平易之美。 即景即心,不涉玄妙佛理,而是通过春雨春风等日常景物,传递“平常心是道”的禅宗真谛; 苦乐中道:“欲湿”而不湿、“不寒”恰暖,体现不落两边的中道智慧——享受而不沉溺,经历而不执着。@DOU+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古诗词赏析 #聊聊心中的最美古诗词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