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1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五言绝句,作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随军征战时),全诗以重阳登高为切入点,将思乡之情与忧国之思结合,情感沉郁而真挚。以下从诗句解析、创作背景与情感核心两方面解析: 一、诗句解析 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 强欲登高去 开篇点出时间(重阳节,有登高习俗)与处境:“强欲”意为“勉强想要”,写出诗人身处行军途中,本无登高闲情,却仍想遵循旧俗——这“勉强”中,藏着对和平生活的怀念,也暗显战乱中对习俗的坚守。 2. 无人送酒来 化用陶渊明“九日无酒”的典故(传说陶渊明重阳节无酒,有白衣人送酒至)。这里的“无人送酒”,不仅是写实(行军中无此条件),更以“无”对比往昔安稳时的“有”,凸显战乱中生活的清苦与孤独,也暗含对亲友的思念(往日或许有亲友送酒)。 3. 遥怜故园菊 “遥怜”直抒胸臆,将思绪转向故乡长安的菊花。重阳节赏菊是传统,诗人不写直接思乡,而“怜”故园之菊,以物代人,让思乡之情更具体可感——菊花成了故乡的象征。 4. 应傍战场开 “应”是推测之词,却最见沉痛:诗人猜想,故乡的菊花如今恐怕不是开在庭院中,而是“傍战场”开放。这一句将个人思乡与家国命运相连——菊花本是清雅之物,却与“战场”并置,既写出长安已沦为战场的现实,也暗含对故园残破、百姓苦难的忧虑。 二、创作背景与情感核心 1. 创作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被叛军攻占,岑参随唐军在外地征战。重阳节时,他身处军中,触景生情,写下此诗。此时的长安已不再是繁华都城,而是战火纷飞的战场,这一背景让“思故园”超越了普通乡愁。 2. 情感核心: - 表层是思乡之情:通过登高、赏菊等重阳习俗,勾起对故园的怀念; - 深层是忧国之思:“应傍战场开”一句,将故园与战场绑定,既痛惜故乡沦陷,也忧虑战乱给家国带来的破坏,个人的愁绪与时代的苦难融为一体。 三、艺术特色 全诗以小见大:从“登高”“赏菊”等个人化的习俗切入,最终落到“战场开菊”的宏大而沉痛的想象,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命运无缝衔接。语言质朴却极具张力,“强欲”的无奈、“遥怜”的牵挂、“应傍”的沉痛,层层递进,让乡愁不再单薄,更添乱世的悲怆。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6: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5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