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木4月前
#民间传说 名称与流行区域 “老猫猴子”是中原地区地方方言词组,在河南郑州、商丘,安徽淮北、宿州,江苏徐州,山东西南等地的乡村地区应用较多。 形象描述 - 外貌特征:通常被描述为猫头猴身,身高两米左右,脚长二尺,身形佝偻枯瘦,浑身长满灰黑色毛发。有“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走路啪啪响,要吃活孩子”的童谣来形容其外貌。  - 行为特点:传说它运动能力极强,像人又像猴,喜欢在夜里抓小孩当食物,还能在门外学小孩亲人或朋友的声音敲门,若贸然开门就会被抓吃掉。 起源传说 - 麻叔谋说:隋炀帝时期开河督都护麻叔谋,负责督造大运河,他凶狠残暴,在运河开到宁陵县境生病后,以羊羔肉为药引治病,后上瘾。宁陵县下马村陶榔儿三兄弟为让运河绕祖坟,将小孩做成“羊羔肉”献给麻叔谋,麻叔谋吃后上瘾,陶家兄弟疯狂偷小孩孝敬他,附近人也效仿,导致很多孩子丢失。麻叔谋因吃小孩多眼睛变红,相貌丑陋,百姓便用“猫猴子”来吓唬孩子,逐渐演变成“老猫猴子”的传说。 - 其他说法:还有说法称当年袁世凯登基时,河南地方官下面有个姓麻的小吏,瘦得像猴子,作恶多端,当地居民就把他叫做猫猴子,用其来吓唬哭闹不听话的小孩。 文化作用 在过去,“老猫猴子”主要被大人用来吓唬老闹人、难缠、哭咧不停的小孩,让孩子不敢在外面逗留、大声哭闹或轻易开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孩子的作用,培养了他们的自律和守规矩意识。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6: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8: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1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8: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5
牦驴1周前
#三国演义 #历史人物 貂蝉人物介绍一、历史背景与形象来源 1. 文学与民间传说•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形象主要出自小说《三国演义》,是民间传说与文学创作结合的产物。正史中并无记载,但正史对相关人物如王允、董卓、吕布等均有记录14。 • 在民间传说中,貂蝉原名任红昌,被描述为山西村姑或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秀娘(杜氏)的化身,具体身份存在争议14。二、小说中的核心事迹 1. 连环计的执行• 作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义女,貂蝉受命设计“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她通过周旋于两位权臣之间,挑起两人矛盾,最终促成董卓被吕布所杀,结束了其专权统治134。 • 剧情中,貂蝉被迫在董卓面前伪装柔弱宠姬,在吕布面前扮演被强占的苦命人,展现了乱世中女性的无奈与牺牲3。 2. 结局的争议• 小说未明确貂蝉结局。一说她随吕布家眷投奔曹操,后被关羽所杀;另一说她在曹操面前自刎,或选择隐退。不同版本存在差异,但均强调其悲剧性与忠诚13。三、文化影响与象征意义 1. 文学与影视形象• 貂蝉被赋予“闭月”称号,源于她拜月时浮云遮月的传说,象征其美貌与智慧。这一形象在《王者荣耀》等现代游戏中被重塑为刺客法师角色,延续其文化生命力14。 • 《新三国》等影视作品通过独白深化其角色,展现其挣扎与抉择,赋予其谋略家、痴情人等多重身份3。 2. 历史评价的局限性• 尽管《三国演义》中存在“贬曹”倾向,但貂蝉的形象仍被视为智慧与美貌的象征,其故事反映了乱世中女性在政治博弈中的被动处境14。四、相关历史人物关联 1. 核心人物关系• 王允2@DOU+小助手 @巨量千川 #原创作品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