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10
国家博物馆宋代彩绘木雕水月观音坐像,文物归国的典型 #历史知多少 #文物保护 #文物回家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彩绘木雕水月观音坐像,是国内现存体量最大的宋代木雕观音造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历史价值,曾流失海外,2005年通过“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从海外购回。 其高约两米,木胎彩绘,部分贴金,呈“水月观音”典型姿态,右腿盘曲,左腿下垂踏山石,左手扶地,右手持莲花,姿态闲适自然。双目低垂,嘴角微扬,面容慈祥,体现宋代“美而不媚、典雅含蓄”的审美风格。头戴花蔓宝冠,冠中饰阿弥陀佛坐像,身披璎珞与帔帛,衣纹流畅飘逸,展现丝绸质感。彩绘当前虽部分脱落,但仍可见红、绿、金等色彩痕迹。 观音像采用榫卯结构,雕刻精细,肌肉与衣纹处理自然。木质胎体保存完好,无明显裂损,体现宋代木雕的高超技艺。 水月观音由唐代画家周昉首创,表现观音观水中月影的意境,象征“诸法如幻”的佛教思想。观音形象由男相转为女相,更贴近民间信仰,体现宋代佛教世俗化趋势,此像即为典型代表。 20世纪初此观音坐像曾流失海外,后由美籍华人收藏家陈哲敬购得,2003年曾在北京饭店展出,引发学界关注,后于2005年,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努力下正式回归中国。北美博物馆藏有20余件宋代大型木雕,而国内此前几无同类精品,此像的回归填补了该空白。 这尊观音像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更是中国文化流失与回归的缩影,其宁静慈悲的神态始终令观者动容。 #让文物抖起来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6: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