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1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30
科研党封神技巧!多组学联合分析 = 给基因 “拍纪录片”! 1️⃣ 先划重点:多组学 = 给生命过程 “拍全景纪录片”📽️ 先搞懂核心逻辑:单个组学只能看 “碎片化信息”,比如 —— ✅ 基因组:基因的 “原始剧本”(有哪些基因); ✅ 转录组:基因的 “开工清单”(哪些基因在表达); ✅ 蛋白质组:基因的 “成品库”(表达出了哪些蛋白质); ✅ 代谢组:基因的 “副产品记录”(蛋白质干活后产了啥代谢物)。 而多组学联合分析,就是把这些碎片拼起来,从 “有剧本→谁开工→产成品→出效果” 全程追踪,相当于从 “看单帧照片” 升级成 “看完整电影”,基因的真实作用再也藏不住! 2️⃣ 3 大核心优势:多组学为啥能让科研结论封神?💥 🔹 优势 1:从 “单点猜谜” 到 “全景破案” 以前测单一组学总闹乌龙!比如研究植物抗干旱,基因组测到 “抗旱基因 A”,就以为它是关键 —— 结果转录组发现它根本没开工,白研究半天! 用多组学联合分析直接破局:先测基因组找到候选基因,再用转录组看 “干旱时哪些基因真开工”,接着用蛋白质组验证 “开工后有没有产蛋白质”,最后用代谢组看 “蛋白质产了啥抗旱代谢物”。 比如玉米抗干旱研究中,联合分析发现:基因 B 在干旱时开工,产了蛋白质 C,C 又催生出代谢物 D(保水关键)—— 这套 “基因→蛋白质→代谢物” 的完整链条,单组学根本挖不出来! 🔹 优势 2:揪出 “隐藏的因果链” 很多基因的作用是 “间接的”,单组学根本看不到关联!比如研究肠道菌群和饮食的关系,宏基因组测到 “菌 X 增多”,代谢组测到 “代谢物 Y 升高”,单看两者没关系 —— 联合分析后发现:菌 X 的基因能产酶 E,酶 E 会把食物中的成分转化成 Y,而 Y 又会影响肠道细胞的转录组(让吸收基因开工)。这波 “菌→酶→代谢物→细胞” 的因果链,全靠多组学串联! 🔹 优势 3:避开 “假阳性陷阱” 单组学很容易测到 “假信号”!比如转录组测到某基因表达升高,可能是实验误差 —— 但多组学能交叉验证:如果蛋白质组也测到该基因的蛋白质增多,代谢组还有对应代谢物变化,那这个基因才是真・关键,再也不用为 “假阳性” 白熬夜! #多组学 #联合 #分析 #云鸿生命 #单细胞测序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7: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75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