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地名之蛤蜊滩,蛤蜊冢,蛤蜊庙① 一个地名的存在,包含了它历史的厚度,生命的维度和现实的丰满度。 新蔡地处洪汝河下游,丰富的水资源赋予了新蔡灵动的生命。据考证,早在第四纪晚期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万年前,原始先民即劳动生息在这片平原沃野之上。在新蔡成千上万、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地名中,许多地名与水或水生生物有关,可见水及水生生物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崇高,影响之深远。如佛阁寺老鳖湾、练村黑龙潭、顿岗下丕岗狐仙湖(凉水湖)等等。 今天要说的几个新蔡地名和蛤蜊有关。蛤蜊,普通话这两个字念geli(各利),而新蔡方言这两个字念geer(各儿)。大家知道,蛤蜊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或淡水中的软体动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它们通过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也是许多鱼类、鸟类等生物的食物来源,对维持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在我们新蔡老家,蛤蜊又分为大蛤蜊(即河蚌),小蛤蜊(田螺、花甲)等,以后者用途普遍。 蛤蜊除了食用价值和生态价值外,在医学领域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蛤蜊味咸、寒,具有滋阴润燥、利尿消肿、软坚散结等功效。对于一些阴虚内热、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食用蛤蜊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蛤蜊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锌、铁、硒等,这些元素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新蔡说到蛤蜊首先联想到蛤蜊滩。蛤蜊滩是指县城东南十里、洪汝河老三岔口交汇上方的一处浅滩。千百年来,因此处流水缓慢,土质松软,是顺两河而下大量蛤蜊的理想憩息地。沧海桑田,长年累月,这片河湾老蛤蜊连着新蛤蜊,大蛤蜊带着小蛤蜊,生生不息,代代不止,伸手就能挖到蛤蜊,抬脚就能遇到化石,蛤蜊文化层厚达数十米,形成了非常壮观的蛤蜊滩。 如今的蛤蜊滩是宋岗乡的十四个村委其中的一个。近年来宋岗依托北部6个村委老河故道多、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农民有传统蔬菜种植、山羊养殖的优势,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组织群众到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引进优良蔬菜品种,引进波尔山羊、小尾羊等品种,为广大农户指明致富方向。目前,宋岗乡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沈寨、杜湾、蛤蜊滩等5个蔬菜专业村,600多户蔬菜种植专业户,温棚达1020座,规模养羊户30多家。 #河南新蔡#故乡的风景 #抖出你的家乡 #历史知多少 #新蔡蛤蜊滩蛤蜊冢蛤蜊庙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1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