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46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5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9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1981年8月8日上午9时28分,一架编号为5361的F-5F型战斗教练机稳稳降落在福州义序机场,驾驶舱内的台湾空军少校黄植诚走下战机,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这场跨越台湾海峡的飞行,不仅是一次勇气的冒险,更是他埋藏心底多年的归乡执念的终章。 黄植诚的归心,早已在成长岁月中深深扎根。1952年出生于台湾的他,成长在一个国民党"空军世家"——父亲生前是国民党空军,母亲曾被评为"空军模范母亲",二哥和姐夫也都是空军军官 。但血缘与家庭环境并未磨灭他对故土的眷恋,父母时常讲述的广西横县老家往事,让"大陆"这个词在他心中始终带着温暖的重量。这种对故土的天然亲近,让他在台军阵营中显得格格不入。 台军内部的乱象则进一步坚定了他离开的决心。作为飞过5种机型、累计飞行时长超2100小时的王牌飞行员,26岁就晋升少校的黄植诚,本是台军重点培养的对象,还被任命为第五联队飞行考核官 。但他亲眼目睹部队中"买官卖官"的腐败现象,更对台军内部弥漫的"同胞相残"论调深感厌恶。一次春节联欢会上,空军副司令拿出宝剑煽动士兵"打下大陆米格战机就能获剑",黄植诚当即起身质问:"打日本和越南的战机给不给呢?"这番话虽让现场陷入沉默,却也让他遭到上司斥责,此后更不断受到排挤 。 内心的煎熬让黄植诚萌生了驾机回归大陆的想法。他曾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林贤顺商议共赴大陆,可惜计划尚未成型,林贤顺就被调往其他部队,黄植诚只能独自推进计划。他深知台军雷达监测密集,一旦行踪暴露,很可能被导弹击落,因此反复琢磨后,决定借着飞行考核的机会实施计划 。 1981年8月8日8时20分,黄植诚按照预定计划,带着年轻飞行员许秋麟从桃园机场起飞执行考核任务。升空后,他以训练"仪表飞行"为由,让许秋麟关上后座暗舱罩。趁着对方视线受阻,黄植诚悄悄关闭雷达,驾机贴着海面超低空飞行,一路向大陆方向疾驰。当许秋麟察觉航线异常、掀开暗舱罩质问时,黄植诚坦然告知了自己的起义计划,并邀请对方一同前往大陆。 但许秋麟因家人都在台湾,始终恳求返回。黄植诚虽归心似箭,却不愿强人所难。考虑到战机油量有限,他最终决定先送许秋麟返回——驾机转向台军控制的东引岛上空,让许秋麟跳伞逃生,待确认对方安全着陆后,才再次调转航向,朝着福州飞去 。此时战机油量已所剩无几,黄植诚凭借精湛技艺,最终精准降落在福州机场,成为第90位驾机回归祖国大陆的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5: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43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