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赏析 带译文 《渡荆门送别》学习笔记(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 一、 诗歌基本信息 诗题: 《渡荆门送别》 作者: 李白(唐代) 体裁: 五言律诗 题材: 山水行旅诗 / 抒怀诗 二、 作者简介:李白 时代背景: 盛唐。 人物标签: “诗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核心风格: 雄奇豪放、想象丰富、飘逸洒脱,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与本诗关联: 此诗写于李白青年时期,首次离开故乡四川,踏上远游征程之时。诗中既充满了对广阔世界的憧憬与豪情,也深藏着对故乡的眷恋,完美体现了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壮志与柔情。 三、 整体赏析 结构脉络: 全诗以“渡荆门”为起点,按时空顺序展开。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由实景到幻景,由外在的壮阔到内心的柔情,章法严谨,过渡自然。 艺术特色: 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盛唐的壮美河山,也展现了青年李白博大的胸襟。 想象奇特,浪漫瑰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典型的李白式笔法,将平常之景写得仙气缥缈,极具浪漫色彩。 情景交融,刚柔相济: 诗人将远游的豪情与思乡的柔情完美结合。壮丽的景色反衬出乡思的深重,而深沉的乡思又让豪情显得不那么轻狂,更添一份真挚动人。 主旨: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李白初次离乡远游的所见所感,生动描绘了长江出峡后的壮丽图景,更深刻地表达了一位青年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人生的憧憬,以及隐藏在这份豪情之下,对故乡深沉而执着的爱。 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左右,李白大约24岁。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怀着对功业的渴望和人生的理想,乘船东下,离开蜀地。荆门山是蜀、楚两地的分界,此诗正是他刚出蜀地,进入楚境时所作,可以看作是他迈向广阔天地的“宣言书”,也是他回望故乡的深情一瞥。 #古诗词 #唐诗三百首 #初中语文 #八年级 #和抖音一起学古诗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