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09
北方狼6月前
丹江口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县级市,由十堰市代管。#丹江口水库 1958年,丹江口大坝破土动工,来自湖北、河南两省17个县10万民工以部队模式建制,在这些建设民工大军里,来自丹江口的建设者达万人。而在丹江口水利工程建设中,库区周边湖北、河南两省共需移民34余万人,其中仅丹江口市就有16万居民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移民。[41]老县城和有武当“九宫”之首称誉的净乐宫在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时全部被淹没,县城由均州古城迁至现在的丹江口左岸沙陀营。[2][42]1959年12月26日,丹江口工程顺利实现截流。因为“大跃进”以及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经济实力使得工程建设困难重重,但凭着“拓荒者”移山填海之志、筚[bì]路蓝缕之功,工程步步向前推进。[43] 1960年7月,湖北省委决定将均县、光化县合并为丹江县,并成立丹江市,隶属襄阳地委、专署领导。10月,国务院通知,将丹江县易名为光化县。196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均县建置,属襄阳专区。1965年8月,恢复郧阳地区行政公署,由均县管辖。[19]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均县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原均县为基础设置县级市。[24]1994年10月,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改称十堰市,丹江口市由十堰市代管。#山水旅游景点推荐 #地理奇观
00:00 / 08: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2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祥云1周前
170米!丹江口水库第三次实现满蓄 (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9日7时49分) 10月18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水位成功蓄至170米正常蓄水位,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这是丹江口大坝自2013年加高工程全面完工以来,第三次成功将水位蓄存至170米高度,标志着水库在秋汛考验中实现防洪与蓄水“双胜利”。 一、七轮洪水“连番考”:45天水位上涨16米 今年9月以来,汉江流域经历“旱涝急转”,遭遇1961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密集秋汛”——8月25日起累计发生10余次强降雨,上游累计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多1.7倍,先后形成7轮编号洪水,具体过程如下: - 9月5日21时:“汉江2025年第1号洪水”形成,当时丹江口水库水位仅154米(仅比死水位150米高4米); - 9月19日:“汉江2025年第2号洪水”形成; - 9月23日:“汉江2025年第3号洪水”形成; - 9月29日:“汉江2025年第4号洪水”形成,入库流量达16300立方米每秒,水库水位升至166.37米; - 10月3日:“汉江2025年第5号洪水”形成; - 10月13日凌晨3时:“汉江2025年第6号洪水”形成,水库水位稳步攀升; - 10月18日凌晨4时:“汉江2025年第7号洪水”形成,入库流量达15000立方米每秒。 面对持续洪水,丹江口水库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统一调度下,于9月25日启动首次泄洪(持续7天)、10月4日启动第二次泄洪(持续12天)、10月17日启动第三次泄洪(截至10月18日仍持续),期间2次开启8孔泄洪(11个深孔+20个表孔共31个泄洪孔)。至10月18日,水库水位45天内累计上涨16米,成功蓄至170米。 二、为何“边泄洪边蓄水”?长江委解读“最优解” 针对“为何不一次性蓄满再泄洪”的疑问,长江委明确:调度核心是平衡防洪安全与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需求,通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体系实现科学统筹,具体逻辑如下: 1. 应对“旱涝急转”风险:今年8月前汉江流域降水偏少,水库水位持续走低;9月后秋汛密集,若不提前泄洪腾出库容,可能导致水位超警戒,威胁下游安全; 2. 发挥拦洪削峰作用:1-4号洪水防御期间,丹江口水库联合其他水库拦洪117亿立方米(其中丹江口拦洪85亿立方米),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2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