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63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2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5月10日起,婚姻登记迎来重大变革! 4月9日,新版《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公布并将于5月10日实施,这场被称为"破冰之举"的婚姻制度改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新政核心要点在于全面取消户籍限制、简化登记手续,具体呈现三大变革:其一,婚姻登记彻底突破地域限制,全国通办成为现实;其二,办理手续无需再提交户口簿;其三,流程精简实现"一站式"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取消户口簿审核制度虽便利新人,却也暗藏家庭债务风险。传统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家庭知情屏障作用,如今这道"防火墙"的消失,要求婚姻当事人必须具备更强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议新人在缔结婚约前,主动进行财产公证或签署婚前协议,通过法律手段规避潜在纠纷。 从积极层面来看,新政对促进社会融合具有深远意义。据统计,全国流动人口已达3.8亿,新政实施后,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每年预计新增20万对异地户籍新人就地登记。这种"属地化婚姻"趋势将加速人口结构优化,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针对社会关注的离婚率问题需要理性看待。数据显示,我国离婚登记量已连续五年稳定在210万对左右,此次流程简化更多体现政府服务意识提升,而非制度导向转变。专家指出,婚姻稳定性的核心仍在于经济基础与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仅凭手续便利度调整难以对婚恋观念产生根本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婚俗文化面临新的挑战。过去依靠户口簿行使"把关权"的丈母娘群体,其话语空间正在缩小。但深入观察可见,当前婚恋市场中的"三金一房"(金饰、彩礼、婚宴、房产)要求,本质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的特殊产物。以江西省为例,2023年农村地区平均彩礼仍维持在28.8万元高位,这种深层次的社会观念变迁不可能因登记制度调整而迅速改变。 对新生代婚恋群体而言,新政赋予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带来新考验。90后、00后群体普遍接受"先领证后备婚"的模式,但调查显示仍有68%的新人会选择告知父母后再行登记。这种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折射出中国家庭伦理关系的渐进式演变。 站在社会治理角度,此次改革既是行政效能的提升,更是公民信用体系完善的体现。随着全国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的建成,以及与人社、税务等部门的数据互通,未来或将构建起更立体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这种制度性铺垫,为后续涉及财产继承、子女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奠定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婚姻自由绝不等于婚姻草率。登记门槛的降低反而对当事人的责任意识提出更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何律师,结婚不要户口本是方便年轻人私奔吗? 今年4月9号正式出台的婚姻登记条例,将于 5月10号实行,大家肯定听说了两个最大的改变,第一结婚证全国通办,以前领证必须回户籍地,现在任何一个民政局都能办,这一条出台是有道理的,但我平时这么多婚姻咨询,从来没有人问能不能够异地结婚,反倒是很多朋友咨询能不能异地离婚。第二,不用户口本只用身份证就可以进行结婚登记,好多恋爱脑拍手称快,这些真爱私奔可真就拦不住了,所以有女儿的家长一定要提前进行婚恋观的教育,否则上个大学真有可能跟小黄毛领证,过年还带了个娃回家,但是新规出台要担忧的,除了小情侣还有老情侣,除了家长要看好子女,子女也要看好家长,以前你还能藏着户口本,防止有人惦记老人的退休金,存款,被哄骗结婚,现在老爸第二天就带着保姆去领证,5分钟之内你的继承权被分走了一半,其实结婚门槛降低,更需要警惕的是财产风险,除了我之前一直提及的婚前婚内财产协议,能够帮助各位以外,大家一定要对财产进行合理的划分,不要把大额财产全部放在子女或老人的名下,有任何关于婚姻的困扰,随时联系我。关注何律师,每天为您更新法律知识。#律师咨询 #婚姻情感 #泉州律师 #律师的真实日常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