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杨家将”“杨令公”杨业家族主要世系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人,被北汉世祖刘崇赐名为刘继业。 杨业年少时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部将,后周元年(951年),刘崇割据太原,建立北汉政权,擢建雄军节度使、侍卫都虞候,长期守代州,抵御辽朝的侵扰,屡立战功,时称“刘无敌”。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炅亲率大军围攻太原,杨业随北汉主降宋,为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后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次年,在雁门关之战大破辽军,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以功迁云州观察使。雍熙三年(986年),辽朝兵势甚盛,杨业提出一个可保万全的作战计划,遭到潘美和王侁等人的反对及诬蔑,被迫冒险迎敌。不久听到杨业兵败的消息,非但不前去援救,反而带兵逃跑。杨业见无援兵,只得再率部下力战。最后因坐骑重伤不能行走,被俘,不食3日而死。 (父亲)杨信,本名杨弘信,官至麟州刺史。 (弟弟)杨重勋,本名杨重训,北汉任麟州刺史、后周任麟州防御史、宋朝授建宁军(麟州)、保静军(宿州)节度使。 (儿子) 杨延昭,北宋官至保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玉,随父征战,与部将王贵等于陈家谷口一战殉国。 杨延浦、杨延训,官任供奉官。 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官任殿直。 (侄子)杨光扆,本名杨君,麟州兵马使,卒赠左骁卫将军。 (孙子)杨文广,北宋官至定州路副都总管。追赠同州观察使。 (侄孙)杨琪,初补殿侍,迁供备库副使,封武原县伯。 (侄曾孙)杨畋,进士及第,官至龙图阁直学士。 (侄玄孙)杨祖仁,官至朝散大夫、前提点信州上清宫,赐紫金鱼袋。 #历史人物 #杨家将 #杨业明 #每天学习一点点 #历史那些事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66
00:00 / 1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8: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
东山林9月前
杨家将历史原型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家族 一、历史原型:北宋抗辽名将杨业家族 北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族 1. 杨业(杨重贵) 身份:北汉降将,后成为北宋名将,任代州刺史,镇守雁门关。 战绩:公元980年雁门关大捷,以数千骑兵击退辽军十万,威震契丹。 结局:986年雍熙北伐中,因主帅潘美(演义中的潘仁美原型)错误指挥,孤军被围于陈家谷,重伤被俘后绝食殉国(《宋史》载“不食三日死”)。 历史评价:宋太宗追赠太尉,谥号“忠武”,民间尊为“杨无敌”。 2. 杨延昭(杨六郎) 身份:杨业长子(演义中误为第六子),镇守边关二十余年。 战绩:在河北保州(今保定)屡破辽军,辽人视其为“北斗六星”化身的克星,故称“六郎”。 官职:官至高阳关副都部署(边防司令)。 3.杨文广:杨延昭之子,曾随狄青南征,后转抵御西夏,官至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熙宁七年(1074年)十一月去世,获赠同州防御使。 文学形象:小说中将其塑造为杨宗保之子,与历史存在辈分错位。 二、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的差异 1. 人物虚构 杨宗保、穆桂英:无历史记载,属元代杂剧与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的创作。 佘太君:原型可能为折德扆之女(折、佘音近),但“百岁挂帅”为艺术加工。 十二寡妇征西:完全虚构,体现忠烈主题的悲壮渲染。 2. 事件夸张 金沙滩之战:历史上杨业战死于陈家谷,非小说中的金沙滩;七子仅延昭、延玉(战死)为真实人物。 潘杨之争:潘美在历史上虽对杨业之死负有责任,但并非演义中的大奸臣,其功绩在《宋史》中亦有肯定。 #历史#历史人物 #杨家将 #历史 #抗辽名将 @DOU+小助手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7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