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21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69
看到 看到一词在书中出现过上百次,从甲骨文开始,“看”字的字形就已确立,即上“手”下“目”,形象地展示了手放在额头上遮光远望的情景。即“手遮眉上、以目远望”。古义中“看”不仅是视觉行为,更有审视、察看、观照之意。“到”最早出现在战国竹简中,本义是到达目的地。引申为“完成、实现”。要到某处,就要走道路,道与到这时不仅发音相同,而且可以互换。现在“看到”的表面意思指用眼睛感知事物,即视觉上的感受。也常引申为理解、洞见、觉察。比如看到一个理、看到世界的规则。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看到景象、肉眼看到、看到事物的本质等等不一而足,具体的得自己用心去看书,去体悟。 当我们“看到”时,如果只停留在表面,就容易被假象迷惑。唯有用“真”的眼光,才能透过假象看到本质。“善”的看到,是带着慈悲与理解的观察。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做错事,第一反应是评判;但若以“善”的心去看,会发现——那个人可能是在无明中挣扎,或者在恐惧中求生。“忍”的境界,是看到一切外境变化、是非纷扰,而心不乱。真正的“看到”,不是被情绪裹挟的看,而是平静、包容的看。用“真”看到事物的本质,用“善”看到他人的苦与善意,用“忍”看到世界的纷扰而不动心。这种“看到”,让人心中有光,眼中有明,行中有道。当然这里只谈表面意思!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7: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1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