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2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建工爷叔”十年坚:60万养老钱深套,股东大会前仍押注“重组神话” 一、十年深套:从“养老钱”到“沉没成本” 2014年,上海82岁的吴大爷(网称“建工爷叔”)以每股6元购入上海建工股票10万股,投入毕生积蓄60万元,坚信这家上海国资龙头能带来丰厚回报。彼时,上海建工作为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之一,坐拥长三角基建红利,2015年牛市更是一度冲高至17元,让爷叔账面浮盈近180%。 但命运急转直下。股灾后股价腰斩,爷叔选择“越跌越买”:每月从5000元养老金中挤出3000元补仓,至2024年累计持股15万股,成本摊薄至4元/股。然而十年间,上海建工股价从17元暴跌至2.5元(未复权),市值蒸发超70%,60万本金仅剩37.5万元。更令人唏嘘的是,控股股东国盛集团同期通过大宗交易套现超20亿元,与散户的坚守形成刺眼对比。 二、信仰之锚:金矿、机器人概念与“国企信仰” 即便亏损近40%,爷叔仍坚信上海建工是“被错杀的绩优股”: - 概念加持:他反复提及公司布局的“金矿资源”“地空经济”(低空经济)及机器人业务,认为这些新赛道终将爆发; - 股东实力:反复强调“上海国资委控股,实力雄厚”,无视大股东持续减持的现实; - 分红执念:将每年每股0.2元的分红视为“现金流”,却选择性忽视股息率不足1%的事实。 2025年5月,82岁的他甚至动员儿子入场,将全家养老钱押注于“6元解套”的执念。 三、股东大会前的最后狂欢:幻想与现实的撕裂 6月7日股东大会前夕,爷叔在广东路股票沙龙激情预言:“资产重组方案今晚落地,明天涨停!”——这已是他今年第23次预测“反转时刻”。然而现实冰冷: - 业绩暴雷: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上海建工亏损1.79亿元,负债率攀升至82%; - 行业寒冬:房地产下行拖累基建股,公司新签合同额同比下滑23%; - 股东减持:2024年国盛集团再抛8885万股,持股比例跌破15%。 四、困局启示:当“长期主义”沦为“沉没陷阱” 爷叔的故事折射出散户投资的三大误区: 1. 混淆“时间”与“价值”:建筑行业ROE已从2015年的12%降至2024年的6.3%,行业β消失后,个股α难抵系统性风险; 2. 忽视大股东动向:国资持续减持往往预示基本面恶化,但爷叔将其解读为“优化股权结构”; 3. 养老钱赌博化:用生存资金补仓,本质是“拿命换时间”,与投资本质背道而驰……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3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13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2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3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5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