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大家有關心「十五五規劃」的徵詢意見稿嗎?雖然還沒出台,但意見稿跟跟十四五規劃」還是有些不同。 把國家的戰略轉向,跟個人的行業選擇結合起來,可能會給個體帶來一些機會。 咱們隨便剖析和預測一下哈。 未來,政府可能會投入更多資源,解決民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有些行業的賽道會變寬,比如養老行業,包括智能監護設備、適老化改造、上門康復護理、老年營養餐、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文娛活動、心理健康服務,還有遠程診療、慢性病管理平台、AI輔助診斷、個人健康檔案數據等 另外就是針對孩子們的素質教育、職業啓蒙、科學素養、心理健康教育等等,這一階段可能不像從前那般重視「學科提分」了,而是慢慢轉向能被市場接受的「能力培養」和能快速適應社會的「人格塑造」。普通人去開發優質的課程體系、玩教具,或運營高質量的社區托育點,都是藍海市場。 房產方面,保障性住房以及「置換需求」還有機會。剛需房沒那麼搶手了,置換房的需求會起來。像老舊小區改造,裝修,有品質、有社區的長租公寓房,公共設施的建設與運營等等項目,可能還有機會。 在消費方面,可能更注重「情感價值」與「體驗式消費」。比如,人們越來越願意為「快樂」「鬆弛」「治癒」和「社交認同」買單。文旅行業還會大放異彩。城市漫步、戶外運動相關的裝備、嚮導、社群服務,還會持續產生新需求。 另外就是寵物經濟會更發達,寵物殯葬、行為訓練、寵物旅遊等細分服務也會產生。甚至殯葬行業,可能也會衍生一些新機會。 新能源車現在已經很卷,但普通人可以加入「後市場」。比如,充電樁安裝與運營、電池回收、二手車鑒定。 數字消費與AI方面,就更不必說了。它可能會從一個高大上的概念,逐漸落地到具體的消費場景。比如,智能家居,慢慢可能會變成家庭標配。 還有就是,人力資本會全面升值,我們的人力會變得更值錢。然後,培訓、知識付費、人力資源服務會精品化發展,復合型人才(如「會編程的醫生」「懂營銷的工程師」等)將最具競爭力。 總體來說,國家戰略是從「投資於物」向「投資於人」 的轉型,個人的職業選擇也得關注到這個大方向,隨大勢而動。那種眼看著「不行了」的行業,就不要再介入了。#十五五规划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5: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