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3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5: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坐落于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其建筑本身便以独特的红砖窑洞造型成为文化地标,曾斩获「未来建筑最佳文化建筑奖」等国际荣誉 。这座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近800件(套)明清御窑遗址出土的瓷器残件与修复品,揭开了宫廷用瓷的神秘面纱。这些「不完美」的文物不仅承载着制瓷工艺的巅峰智慧,更以考古实证还原了一段段被历史尘封的文明密码。 一、洪武初创:釉里红的「帝王之色」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红色情有独钟,釉里红因此成为洪武御窑的核心品类。博物馆陈列的釉里红缠枝莲纹碗残件,虽因铜红料窑温控制难度极高而呈现灰黑色泽,却真实反映了明初釉下彩工艺的探索历程。这类器物胎体厚重,纹饰继承元代粗犷风格,碗心扁菊纹与外壁缠枝莲布局严谨,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哲学意象。值得关注的是,洪武青花同样采用国产钴料,如青花湖石四季花纹折沿盘,青中泛灰的发色与元代苏麻离青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从元到明的审美转型 二、永乐巅峰:甜白釉的「玉质瓷魂 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原料提纯与工艺创新上取得突破,甜白釉八方烛台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胎体薄如蝉翼,釉面因含有大量石英颗粒与微气泡而呈现乳浊质感,在光照下泛出柔和的象牙白,恰似白糖融化般甜腻温润。这种「甜白」釉不仅被用于宫廷祭祀,还成为郑和下西洋时馈赠藩属国的重要礼品。博物馆另一件甜白釉暗花三系罐,通过锥拱技法在釉下刻出缠枝莲纹,纹饰若隐若现,完美� ��释了「薄胎暗花」的极致美学 。 三、宣德逸韵:青花与斗彩的「釉上春秋」 宣德朝被誉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青花行龙纹蟋蟀罐以苏麻离青料绘制五爪行龙,浓艳的钴蓝中夹杂铁锈斑,龙身矫健如腾云驾雾,尽显皇家威严。这类器物本为宫廷斗蟀娱乐之用,却因宣宗驾崩后被下令砸碎掩埋而存世稀少。更具突破性的是斗彩鸳鸯莲池纹碗残件,其釉下青花勾勒轮廓、釉上彩料填绘细节的工艺,开创了 釉下彩与釉上彩结合的先河,为成化斗彩奠定了基础 四、成化奇珍:素三彩的「孤品传奇」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是全球仅存的孤品。这件高25.3厘米的香薰以绿、黄、紫三色低温釉装饰,鸭首昂起,双翼收合,足部与方形底座相连,底座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款。其精妙之处在于鸭颈中空与口相通,腹部合缝处有6个隐孔,熏香点燃时烟雾从鸭嘴缓缓溢出,宛如活物呼吸。#博物馆#瓷器 #吉寳斋 #御窑 #古董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新疆的先秦历史脉络,主要依据考古发现构建,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早期文明萌芽的演进~~ 一、史前文化时期(旧石器-新石器时代) 此阶段是新疆人类活动的起源。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踪迹,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以距今45000年的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为代表。到新石器时代,以东天山地区的细石器文化为代表,居民以狩猎、采集为生。早期居民族属多元,可能同时存在原始印欧人种(如吐火罗先民)和蒙古人种的部落,奠定了新疆多元文化的根基。 二、青铜时代(距今约5000年-3000年) 新疆进入青铜时代,出现多个特色鲜明的考古学文化。小河文化(罗布泊地区)以其奇特的墓葬、干尸和复杂的社会组织闻名。同时,阿凡纳谢沃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等由北方草原传入,影响了天山以北地区,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而在天山以南的绿洲,如扎滚鲁克文化,则发展了兼营农业与畜牧的绿洲经济。 三、早期铁器时代(距今约3000-2200年) 这是区域文化与东西交流加速的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伊犁河流域的塞人成为强大的游牧势力,创造了精美的金属器。山南的苏贝希文化等则代表了成熟的绿洲农耕聚落。在此期间,新疆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前沿地带”的角色凸显,一条以“玉石之路”为代表的史前交流通道已十分活跃,将中原的物产与中亚、西亚的文化因素连接起来。 新疆先秦史是一部多元文化并存、交融与演进的历史,为其在后世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基础。 #新疆 #新疆博物馆 #新疆是个好地方 #新疆旅游
00:00 / 0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