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浪潮中,他的人生经历犹如一部奋斗与奉献的传奇,激励着无数人砥砺前行。 1986 - 1992年,他在农信社挥洒青春汗水。这段宝贵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专业能力,更在他心中种下了服务社会的种子。此后,怀揣对未来的憧憬,他毅然投身商海,凭借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顽强不屈的毅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企业家,还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捐资助教公益活动,其事迹被列为“善行河北”典型事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企业家的担当。 功成身退的他,并未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传统文化,被《弟子规》《孝经》的智慧深深吸引。凭借对朗诵的热爱,他反复诵读并背诵经典,从此决心深入钻研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播给更多人。于是,他创办了唐山国旺传统文化中心,开启了弘扬传统文化与公益教学之路。在文化中心,他免费开班,为学员提供食宿,承担聘请老师的所有费用,资金皆源于他的企业收益。 有人好奇他在公益事业投入一千多万,家人是否支持。他坦言,起初家人有所顾虑,但在他的坚持下,如今全家都投身公益,真正做到“做公益全家行动” 。他认为“扎好道德的根,守好道德的底线”,做公益不仅带来成就感,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远超过当年企业工程中标的喜悦,特别是看到学员在课堂上分享收获、流下真诚悔过的泪水时,他内心满是满足 。 当被问到文化中心运营和退休计划时,他坚定地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只要我还能行动,知识修为还能帮助他人,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他于1996年8月1日建军节入党,入党时父亲要求他背熟国歌和入党誓词并深入领会。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党员使命,认为党员的使命在入党誓词里,党的初心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使命,多次荣获省市区劳动模范等荣誉,成为党员学习的榜样 。 如今,冯国旺先生回到曾经奋斗过的农商行,满怀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朗诵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用激昂的诗句诉说着对农商行的眷恋。他是农信人的骄傲,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农信人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农信社 #老员工 #回家#公益事业#儒家文化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