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为什么需要人形的机器人(1) 很多人认为机器人没有必要做成人形,他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低效、复杂,非人形机器人高效、简单。比如轮式机器人跑马拉松比人形机器人快,工业机械臂拧螺丝比人形机器人快。 这种认知的根源,在于他们仅仅以健壮、勤奋的人类视角思考机器人的作用,将其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标准化、规模化的效率场景。在他们的认知里,机器人仅仅是取代人类部分劳动的效率工具,而未将其视为全面解放人类一切劳动的智能伙伴,他们仍停留在非智能时代的工具思维阶段。他们没有意识到可以将机器人应用于非效率场景或混合场景,这些场景几乎是无限的、非标准化的、非规模化的。他们没有把机器人全面应用于一切场景的意识。他们的标准、追求太低了,他们太容易满足、知足了。 什么才是智能时代应该有的高级追求呢?未来,每个人都像失能的老人、懒癌晚期患者、瘫痪病人、残疾人、植物人、痴呆患者、婴幼儿、重伤患者、重病患者一样,什么都可以不做,也无需交给其他人做,而是全面交给智能机器人做。人们每时每刻只需沉浸体验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与生活,富足而幸福。 每个人工作、生活的场景几乎是无限的,如果没有通用的人形机器人,需要购买无限种非通用的非人形机器人,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通用的人形机器人和非通用的非人形机器人共生协作,才能满足既高效又全场景覆盖的高级追求,才能全面解放人类的一切劳动。 工作、生活的场景为什么是无限的?用衣食住行的 “衣” 这一生活基本需求举例,从服装设计和生产、脱衣、取衣、穿衣,到将脏衣投入洗衣机、操作洗衣机、取出洗净衣物、晾晒、收纳、折叠、存放……,有无数的场景,每个场景又衍生出很多细分场景。我们的工作、生活关联着万事万物,每件事物都关联着无数的场景。因此,我们工作、生活的场景几乎是无限的。 #未来科技 #科幻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 #机器人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2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无悟心6月前
机器人为啥非得长个人样?名字自带答案,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 每次看关于机器人的视频,都有人在评论说机器人为什么要做成人形?个人觉得答案其实藏在名字里——既然叫"机器人",自然要有人的形态,否则就该叫"机器狗""机器猫"了。况且非人形的智能设备早就铺天盖地了:汽车、电视、电饭煲、手机都能接AI,但人形机器人最近能火,资本愿意炒作,这形态本身就是大卖点。AI加人形机器人,潜台词就是"不用改造现有设备和环境,现有的、所有的‘人的工作,是所有哦 全都能被替代",包括情感陪伴类,虽然现在AI大模型技术离全人工智能还差得远呢,可是资本要的就是这种充满想象空间的未来图景的叙事。 再说,就算没AI大脑,人形也有很多很方便的应用场景。比如VR+体感设备,这不就是人人都能有个机器人分身吗?你人在东北,操控深圳的人形机器人上班,多魔幻啊!有人可能想,把手换成章鱼触手,把脚换成轮子,但这就不是人形了,而且轮式、四足机器人早就有了!人的形态我们最熟悉,真要搞其他奇形怪状的结构,实现难度说不定比人形还高。退一万步说,先让人形机器人把基础打牢,以后换个手、改个下半身,升级配件也容易一些。 ..综上:1)叫"人形机器人"所以得是人形;2)人形意味着无需改造现有设施就能替代所有工作的可能性;3)没AI时,人形+VR+体感也能开发一堆场景;4)关于其他的奇形怪状的,也要先让资金进来发展好人形, 后续作为配件推出即可#机器人 #人工智能 #机器人马拉松 #人形机器人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