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道尽离别豪情,藏着最治愈的人生答案 #启蒙早教 #诗词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语文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这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后又各奔他方时的赠别之作。重在写董大,先勾勒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以表现其处于困顿不达的境遇中,后表达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展现出豪迈豁达的胸襟。语言质朴,格调豪迈,是盛唐之音的生动体现。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⑴董大:名不详,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一说为董令望,事迹不详;一说为房琯门下琴师董庭兰,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据《旧唐书·房琯传》及《资治通鉴》,房琯于天宝五载(746)正月擢试给事中,天宝六载(747)春被贬宜春太守。朱长文《琴史》卷四“当房公为给事中也,庭兰已出其门。” ⑵千里:一作“十里”。黄云:北方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类说》:“天地曛黑,仰视又无纤云。”雪纷纷:大雪飘落。《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三家雰作纷。” ⑶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84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