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37
#道德经#东方智慧#智慧人生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 >达到虚空澄明的极致,坚守清静无为的纯粹。 万物蓬勃生长,我从中观察其循环往复的规律。 众生纷繁万千,最终都会回归本源。 回归本源称为“静”,这便是生命的复归。 复归生命是永恒法则,认知这一法则称为“明”。 不懂永恒法则,妄动必招灾祸。 懂得法则就能包容,包容方能公正, 公正才能周全,周全才合天道, 天道就是“道”,循道而行方能长久,终身没有危殆。 --- ### **逐句解析** #### 1. **致虚极,守静笃** - **核心**:道家修心的根本。 - “虚极”指心境空明,不存偏见;“静笃”是摒弃杂念,回归本真。 - 老子强调人需通过“虚静”的功夫,破除执念,才能洞察万物本质。 #### 2.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万物蓬勃生长(“并作”),但老子关注的是其背后**循环往复(“复”)的规律**。 - 如四季更替、草木枯荣,一切变化终将回归本源。 #### 3.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 “芸芸”形容万物纷繁,但最终都**回归根源**(如落叶归根)。 - “根”既是生命的起点(道生万物),也是终点(返璞归真)。 #### 4.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 回归根源即是“静”,象征**摆脱躁动,回归本然状态**。 - “复命”指复归生命的本源(道),体现万物生死循环的必然性。 #### 5.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 **“常”是永恒法则**(自然规律)。 - 认知这一法则即为“明”(智慧),反之则愚昧(“不知常,妄作凶”)。 #### 6. **知常容→公→全→天→道→久** - 老子提出**认知法则后的升华链条**: - **容**(包容):接纳万物差异 → - **公**(公正):无私无偏 →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6: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6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38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第16集 - 老子的“境界升级”指南:从清空大脑到与宇宙合一 朋友,你是否也曾渴望,能从日常的纷繁杂乱中抽身,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看清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律?
在《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毫无保留,给我们画出了一幅从入门到通关的“终极修炼地图”。这可能是《道德经》里,最完整、最强大的一条“境界升级”路线图。
咱这期节目,就来一步步拆解这张地图,看看普通人,如何能将自己的格局,一层层打开,直至宇宙。 听听四哥是怎么用大白话,为你翻译这套“通天”心法: * 第一步:修炼“旁观者”能力:啥叫“致虚极,守静笃”?聊聊如何通过“精神断舍离”,让自己静下来,从而看清万物“花开花落”的根本规律。 * 找到那条“永恒不变的规律”:什么是“常”?为什么说,不知道这个“常”,你做任何事都可能“妄作凶”,搞砸一切? * 开启你的“境界升级”之路:这可能是老子最激动人心的一段话!“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聊聊从“包容”到“公正”,再到“王者风范”,最终与“道”合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终极奖励——“没身不殆”:为什么说,当一个人与“道”合一,他就超越了对生死的恐惧?聊聊《道德经》里的终极人生目标。 如果你也想获得内心的深度宁静,想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认知维度,甚至想窥见那超越生死的终极智慧,那这一章,就是老子为你画下的藏宝图。
来,一起开启这场最波澜壮阔的“心灵升级”之旅! #道德经 #老子 #格局 #内心平静 #人生智慧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7: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