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6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13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9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主要论述了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保养精气神的重要性。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养生原则 上古之人通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顺应自然规律(如四季变化)、节制饮食、规律作息、适度劳作,实现形神俱养,从而寿命可达百岁。而今人因酗酒纵欲、起居无节、情志过激等不良习惯,导致半百而衰。 肾气与生长衰老 以“女七男八”为节点,阐述肾气主导的生命周期: 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14岁)天癸至可生育,七七(49岁)天癸竭,身体衰老。 男子:八岁肾气实,二八(16岁)精气溢泻可生育,八八(64岁)肾气衰,身体机能衰退。 肾为先天之本,藏五脏六腑之精,肾气盛衰直接影响生殖、骨骼、发齿等机能。 不同养生境界 真人:能与天地同寿,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超越生死。 至人:淳德全道,顺应阴阳四时,远离世俗纷扰。 圣人:处世俗而心无挂碍,形劳不倦,以恬愉为务。 贤人:效法天地日月,延年益寿但有极限。 养生方法 饮食有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生冷。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顺应四季作息。 精神内守:保持心境平和,减少欲望与情志波动。 避虚邪贼风:防范外邪入侵,尤其季节交替时。 情志与五脏关系 情志过激会伤及相应脏腑: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需保持“志闲少欲,心安无惧”,减少精神内耗。 《上古天真论》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与“形神共养”,对现代人养生仍有重要启示,如顺应自然、节制欲望、调摄情志等。
00:00 / 26: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