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巴材1周前
韦景岱:戍边安邦的土司始祖与都彝行辕遗址的历史回响 在北宋中后期南疆动荡的历史图景中,韦景岱以武将之姿戍守边疆,以土司之责安定一方,成为衔接中原政权与西南边疆治理的关键人物。他的生平轨迹,不仅镌刻着个人的忠勇传奇,更沉淀为东兰地区近九百年土司制度的开篇序章,而其选址营建的都彝行辕遗址,便是这段历史最鲜活的实物见证。 一、从齐鲁子弟到南疆戍将:韦景岱的生平轨迹 韦景岱生于公元1028年,原籍为山东兖州府邹县,系西汉名相韦贤的后裔。自韦贤在汉武帝时期以儒学入仕、官至丞相起,韦氏家族便以“诗书传家、忠君报国”为家训,这份基因也深刻影响了韦景岱的人生选择。北宋皇祐年间,西南边疆爆发了侬智高叛乱——公元1052年,侬智高率部攻陷邕州(今广西南宁),建立“大南国”,随后沿邕江而下,连破数州,岭南震动。宋廷急命枢密副使狄青为宣抚使,统领大军南征,时年25岁的韦景岱以禁军将领身份随军出征,自此踏上了平定南疆、扎根边疆的征程。 公元1053年,昆仑关战役成为平叛的转折点。此役中,狄青巧用“上元节佯攻”之计,趁侬军松懈之际突袭昆仑关,韦景岱率部为先锋,冲锋陷阵,率先突破侬军防线,为宋军大胜奠定基础。战后,侬智高率残部西逃,其弟农日照则收拢余众沿红水河北窜,企图依托桂西山区负隅顽抗。韦景岱又奉命率轻骑追击,逆红水河而上,穿越瘴疠密布的峡谷险滩,最终在东兰境内将农日照残部全歼。鉴于东兰地处桂西要冲,北接黔贵、南连邕州,是遏制西南叛乱的战略屏障,宋廷命韦景岱留驻东兰,戍守都彝(今东兰县大同乡辖区),开启了他“以边为家”的治理生涯。 因平叛戍边有功,韦景岱初被授予“木兰冠带洞长”,负责管辖都彝周边少数民族聚居的“洞”区;随着他多次平定地方骚乱、安抚部族民众,宋廷又正式题授其“东兰安抚司”之职,允许其家族世袭管理东兰地区——这一任命,不仅确立了韦景岱“东兰韦氏土司始祖”的地位,更开启了韦氏家族对东兰长达866年的世袭统治,直至民国八年(1919年)国民政府废除土司世袭制,这段跨越宋、元、明、清四朝的土司历史才正式落幕。 二、都彝行辕遗址:复合型军政枢纽的历史智慧 在戍守东兰期间,韦景岱深谙“治边#土司 #韦景岱
00:00 / 3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