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书摘丨《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 书名:《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 作者:[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是阿根廷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诗集。该书收录了他早期的两部诗集《面前的月亮》和《圣马丁札记》,主要描绘了他的家乡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风貌与情感,诗歌形式自由、平易、清新,充满热情与哲思,展现了博尔赫斯独特的文学魅力。 一些摘抄: 《面前的月亮》 --- 🧩我没有见过江河大海和山岭, 但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灯光使我备感亲切, 我借街上的灯光推敲我生与死的诗句。 宽阔和逆来顺受的街道啊, 你是我生命所了解的唯一音乐。 ——《有粉红色店面的街道》 --- 🧩我陷入安静, 将望见你存在的最后的海滩, 也许初次看到你本人, 正如上帝看到你那样, 时间的虚幻给打破之后, 没有了爱情,没有了我。 ——《爱的预期》 --- 🧩我的名字微不足道。 我款款而行,有如来自远方而不存到达希望的人。 ——《宁静的自得》 --- 🧩我顺着你的下午滑落, 仿佛劳累得到了斜坡的同情。 ——《蒙得维的亚》 --- 🧩灰色的烟雾模糊了遥远的星座。 眼前的一切失去了历史和名字。 世界只是一些影影绰绰的温柔。 河还是原来的河。人还是原来的人。 ——《在一本约瑟夫·康拉德的书里发现的手稿》 --- 🧩地平线有如一根琴弦, 在他们严峻的日子深处回响。 ——《我们离开了甜蜜的地方》 --- 🧩我的爱遛大街的人无所事事, 晚上到处闲逛。 夜晚是漫长而孤独的节日。 ——《准最后审判》 --- 🧩我感到了美的震撼;我孤独的月亮原谅了我, 谁又敢将我谴责? ——《准最后审判》 --- 🧩我相信我的日日夜夜同上帝和所有的人 一般贫乏和充实。 ——《我的一生》 《圣马丁札记》 --- 我不相信布宜诺斯艾利斯有过开端: 我认为她像水和空气一样永恒。 ——《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的神秘》 --- 🧩死亡是活过的生命, 生命是迫近的死亡; 生命不是什么别的, 而是闪亮的死亡。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死亡》 --- 🧩我的诗出于疑问和证实, 为了表达我隐约看到的事物。 ——《七月大道》 #今日书摘 #摘抄 #博尔赫斯 #诗 #面前的月亮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2
RSD2周前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路易·康 · 项目名称: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 · 建筑师: 路易·康 · 地点: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埃克塞特 · 设计/建成时间: 1965-1972年(设计始于1965年,1972年正式开放) · 核心概念: 创造一个适合沉思与学习的“知识圣殿”。 设计理念与哲学 路易·康在接受委托时,提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你们认为图书馆应该是什么?” 他没有将其视为一个简单的“书库”,而是将其定义为一个由书构成的“空间”,一个鼓励人们与知识、与彼此相遇的场所。 他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个从外到内、由公共到私密的空间序列,最终形成一个“书与人的共同体”。他将建筑划分为三个同心圆环: 1. 外环(建筑外围): 是建筑本身厚重的外墙,定义了图书馆的领域感。 2. 中环(核心阅览区): 是读者学习和阅览的主要空间,拥有充足的自然光。 3. 内环(中央书库): 是存放书籍的宏伟空间,是图书馆的心脏。 这个理念最终通过一个史诗性的中空立方体形式得以实现。 建筑特色与空间体验 1. 外立面:克制而庄严 图书馆的外观极其内敛和庄重。康使用了与学院原有乔治王风格建筑相呼应的红砖,但以现代的手法进行砌筑,形成了一个巨大、沉稳的立方体。巨大的圆形窗洞(对应内部的阅览区)如同深邃的眼睛,暗示着内部丰富的空间层次,与外部简洁的形体形成强烈对比。 2. 入口与门厅:空间的序幕 入口并不张扬,通过一个低矮的门厅将人们引入。当访客走进建筑内部时,戏剧性的体验才真正开始。 3. 中央中庭:建筑的灵魂与高潮 这是整个设计最震撼人心的部分。当访客穿过门厅,会瞬间置身于一个高达7层的宏伟中央中庭。这个巨大的空间被粗糙的混凝土环廊和巨大的圆形洞口所定义。 · 圆形洞口: 这些洞口并非装饰,它们让光线从上方的天窗层层洒落,同时让每一层的读者都能瞥见中央的书库和对面的人,创造了一种强烈的社区感和视觉联系。 4. 阅览区:光的容器 环绕着中央中庭的外圈是主要的阅览区。路易·康在这里展现了他作为“光的大师”的才华。他设计了独特的双层墙体: · 外层墙: 承重墙,开有巨大的深窗洞,定义了建筑的外部形象。 · 内层墙: 非承重墙,在靠近天花板的位置开设了细长的水平窗。 #路易斯康[话题]##图书馆[话题]##设计师[话题]##设计游学[话题]# #审美提升[话题]#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岛上书店》:在书页褶皱里,打捞人间的温暖羁绊 翻开加・泽文的《岛上书店》,仿佛走进了一座被海风吹拂的孤岛。书店老板 A.J. 费克里在妻子离世后,把自己裹进孤独的壳里 —— 他酗酒、对顾客冷漠,连最爱的书籍也成了敷衍生活的工具。直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玛雅闯进书店,像一颗石子,打破了他沉寂的生活,也让我在书页间,读懂了 “书籍会过期,而人与人的羁绊永远鲜活” 的真谛。 这座名为 “小岛书店” 的地方,是整本书的灵魂。它不像繁华都市里的连锁书店,没有精致的装潢,却藏着 A.J. 对书籍的偏执与热爱。在这里,他与出版社推销员阿米莉亚因一本冷门的短篇小说集结缘,从最初的争执到后来的惺惺相惜;在这里,玛雅在书架间长大,用稚嫩的笔迹在书页上写下自己的故事;在这里,岛上的居民们聚在一起讨论书籍,分享生活的琐碎与悲欢。书店不再是单纯卖书的地方,而成了联结人心的驿站,让孤独的灵魂得以相互依偎。 最让我动容的,是 A.J. 的蜕变。玛雅的到来,让他第一次卸下冷漠的伪装,学着换尿布、讲睡前故事,笨拙却认真地扮演着 “父亲” 的角色;与阿米莉亚的相爱,让他重新拾起对生活的热忱,开始期待每天清晨书店开门的时刻。当他患上癌症,为玛雅准备 “人生书单” 时,我忽然明白:书店里的每一本书,都藏着 A.J. 对世界的理解;而他与身边人的羁绊,比任何书籍都更珍贵。就像他说的:“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合上书页,仿佛还能闻到书店里淡淡的油墨香。《岛上书店》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用最温柔的笔触,治愈了每个人心里的孤独。它告诉我们,没有谁是一座真正的孤岛,只要愿意敞开心扉,书籍会成为桥梁,将陌生人的善意串联起来;只要愿意付出真心,平凡的日子里也能开出温暖的花。 往后的日子,每当我走进书店,总会想起 A.J. 和他的小岛书店。它像一盏灯,提醒我: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别忘了停下脚步,读一本好书,遇一个知己,让心灵在书页与羁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港湾。#读书成长 #岛上书店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