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贝尔的情诗经典,人生感悟体验,讴歌永恒爱情,描绘缠绵悲伤 《安娜贝尔·李》是美国抒情诗中的上乘佳作。这是诗人坡1849年死后才发表的最后一篇诗作,代表其唯美主义风格的顶峰。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是诗人为悼念亡妻而作,旨在把爱情融入理想化的永恒境界。全诗浓笔喧染了大海边亦真亦幻的浪漫氛围,既有纯洁的爱情,也有哀婉的悲剧。大海的波涛传递着悲切的旋律,而大海的永恒寓意着爱情的永恒。全诗情景交融,音乐和画面和谐,鲜明的视觉形象和忧郁抒情节奏,既生动而形象地演释了一个爱情传奇,又委婉感人地抒发了诗人缠绵悲伤的心情。全诗呈现给读者的是美的意境,美的人物,美的故事,美的感情,美的韵律,美的语言。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短篇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他生于波士顿,曾在弗吉尼亚大学和西点军校学习,但时间都不长。他一生坎坷,常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忧郁,常常借酒消愁,以至嗜酒成性。他自1827年自费出版第一部诗集,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为了谋生,他先后担任一些报刊杂志的编辑,主要撰写文艺评论文章。由于他心直口快,笔锋犀利,在美国文坛树敌不少,人缘极差。但是他在欧洲享有盛誉。进入20世纪,他在世界文坛享有不朽地位,被誉为“永为世人共赏的伟大抒情诗人。”他的诗歌代表作是《乌鸦》,短篇小说代表作是《厄舍古屋的倒塌》。 住在海边的女子,没有看过男孩的眼泪,以为世间的男子寂寞了也无所谓;孤独了仍不懂伤悲,于是穿过滚滚红尘来到大海深处。可她不知道,他也会流泪,也会心碎。滚滚波涛是他汹涌的暗流,朵朵浪花是他今生的眼泪。男人的爱深沉像海……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滨海的国度里, 住着一位少女你或许认得, 她的芳名叫安娜贝尔.李;这少女活着没有别的愿望, 只为和我俩情相许。那会儿我还是个孩子,她也未脱稚气, 在这个滨海的国度里;可我们的爱超越一切,无人能及—— 我和我的安娜贝尔.李;我们爱得那样深,连天上的六翼天使 也把我和她妒嫉。这就是那不幸的根源,很久以前,在这个滨海的国度里,夜里一阵寒风从白云端吹起,冻僵了。我的安娜贝尔.李;于是她那些高贵的亲戚来到凡间 把她从我的身边夺去,将她关进一座坟墓。在这个滨海的国度里。云端刮起了寒风,冻僵并带走了我的安娜贝尔.李。#安娜贝尔 #情诗 #艺术 #人生感悟 #爱情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从“十年牵手”到“一秒上床”:是谁按下了文学爱情的快进键?》 在中外文学的画卷中,古代的爱情宛如一煲精心炖煮的老火汤,文火慢熬,韵味悠长。常常到了第十章,男女主角才羞涩地牵起手,而在此之前的九章,全是那“你猜我猜你猜不猜”的微妙试探,满是欲说还休的朦胧之美。 就拿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来说,伯爵为了赢得女神罗西娜的芳心,可谓是费尽心思。他不惜花钱请人奏乐,在女神楼下深情唱着情歌示爱,与情敌斗智斗勇,甚至不惜舍命决斗。历经千辛万苦,直到快要演完整部歌剧,才终于如愿抱得美人归。然而,这位伯爵大人到了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里,却动起了歪脑筋,妄图凭借贵族的“初夜特权”占有费加罗的未婚妻苏珊娜。好在费加罗、苏珊娜和已成为伯爵夫人的罗西娜三人合谋,让伯爵的阴谋未能得逞,最后还出了个大丑,不得不向伯爵夫人低头认错。 再看看现代的抖音短剧,节奏快得让人咋舌。新婚夜直接就“上错床”,而现实生活更是不堪。老婆刚怀孕,老公就以“出差”为借口出轨。这哪里是什么爱情的进化史,分明是一部“道德脱水史”。 古典文学里的爱情,如同陈年火腿,需历经风干、腌制,挂上漫长的十年,才舍得小心翼翼地切片下酒,每一片都饱含着岁月的醇厚。而现代文学中的爱情,却像速食泡面,三分钟若不开盖,就生怕错过热搜,满是急切与浮躁。 不是人变渣了,而是在现实生活的算法冲击下,人们“等待”的耐心早已被消磨殆尽。以前的人若想出轨,还得靠“马车抛锚”“表妹来信”等借口,制造一些机缘巧合。可现代人呢,只要微信一响,灵魂就仿佛飘到了周杰伦所唱的“千里之外”。 以前,女人怀孕是爱情的甜蜜结晶,承载着满满的幸福与期待。可现在,怀孕却常常成了“出轨的倒计时”。 古人谈恋爱靠吟诗,一句“月上柳梢头”,便能让那份暧昧在心底萦绕小半年,诗意而浪漫。现代人谈恋爱却靠药,一颗小药片,三分钟就草草了事,效率高得堪比美团外卖。 以前,男女的身体宛如神秘的禁区,连牵个手都要先问问菩萨,心怀敬畏。如今,身体却成了热闹的景区,不仅能4K高清呈现,还有弹幕围观,甚至门票还打折,毫无隐私与庄重可言。 以前的爱情是“你等我长大,我等你退婚”,充满了坚守与承诺。现在的爱情却是“你等我吃药,我等你充值”,满是功利与急切。 并非是人变了,而是如今的艺术媒介“疯”了。 #现代爱情故事 #费加罗的婚礼 #怀旧情怀 #古典文学 #快餐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阿旷6天前
欣赏一首跨越千古, 惊爱了岁月 与中国情人节七夕有关的爱情诗 该诗的作者为有着诗魔之称的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七夕》体裁是七言绝句。 题材为以民间传说为背景的抒情诗,借助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展开创作。 主题上,通过描绘七夕夜空中微月、银河等景象,营造出清冷氛围,抒发了对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聚少离多的哀怨与离恨的同情,展现了他们爱情的曲折;同时,借这一传说,引发人们对世间爱情悲欢离合的感慨,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赞美。 写作手法以乐景衬哀情: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描绘出夜空之中微月朦胧、银河璀璨的景象,点明七夕的特定环境。 诗人借这清冷静谧的秋夜之景,为牛郎织女的相会营造氛围,也自然地引出后文对欢情离恨的感慨,情景交融。 对比: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短暂的欢情与长久的离恨进行对比,又将这两种复杂的情感融合在七夕这个特定的夜晚,突出了他们爱情的曲折与坚贞,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以小见大: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一民间传说故事入手,通过他们的欢情离恨,反映出世间情侣普遍面临的聚少离多的无奈,以及爱情中的悲欢离合,以具体的故事传达出具有共性的情感体验,引发读者共鸣。 分段赏析 首句:诗人从写景开篇,描绘出夜空之中,云烟浩渺,一弯微月散发着淡淡的光,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这既为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设定了背景环境,也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暗示着相聚的不易与离别的哀愁。 次句:“银汉”点明银河,“秋期”紧扣七夕,“万古同”强调了这种景象从古至今从未改变。既写出了银河天象的永恒,又暗指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也如同这银河一般,长久未变。在这永恒的循环中,凸显出他们爱情的坚贞以及分离的无奈。 后两句:诗人以咏叹的方式,直接抒发情感。七夕之夜,牛郎织女既有重逢相聚的欢情,又有长久分离的离恨,而这复杂的情感年年都在这个夜晚上演。短暂的相聚后便是长久的分离,这种欢情与离恨的交织,深刻展现出他们爱情的凄美,也引发人们对世间情侣聚散离合的感慨。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