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3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1
债权人发微笑表情包,法院:是讨债信号 张某为羌某定制柜子产品,两人合作多年,一直在微信上沟通。2021年2月3日,张某发送《交易明细清单》对账,羌某付了一部分钱后,剩下的就拖着不给,还干脆把张某微信删了、拉黑了,典型的“想赖账”。直到2025年6月,张某实在没办法,就把羌某告到了法院,要他还5万多的欠款。羌某却以超过三年诉讼时效为由抗辩,“诉讼时效过了,这钱我不用还了”。但法院审理后,直接驳回了羌某的说法,关键就出在张某发的一个“微笑”表情包上。 首先,平时办事全靠微信,那张某通过微信要账、联系,本来就是合情合理的,符合他们一直以来的沟通方式。而且张某从对账到被拉黑,一直没放弃催款。 其次,平时发微笑表情可能是客气,但当时羌某已经拉黑张某了,张某根本发不了催款的话。这种情况下,发个微笑表情更可能是“探路”——看看羌某的微信还能不能用,要是能收到,接下来就能继续催款。法院觉得,这种“试探联系”本质上就是在为主张权利做准备,算主动要账的一种方式。 这里还涉及“诉讼时效中断”。简单说就是,只要权利人在3年里主动找义务人要过钱,这个3年的期限就会“重新开始算”。本案中,2024年2月诉讼时效就满了,但2023年1月张某发了表情包,时效就从2023年1月重新算3年,那今年6月起诉肯定没超期。哪怕那个微笑表情被拒收了,只要能证明张某是在积极要账,照样能触发“时效中断”。所以法院最后判了:羌某的 “时效抗辩” 没用,这 5 万多货款必须给张某。#诉讼时效 #维权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