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怎样关心不越界又效果好 “看到邻居家孩子淘气破坏公物,想提醒又怕人说‘多管闲事’;朋友总说‘你傻不傻’,但有事却第一个帮你 —— 这两种情况你怎么办?” 先说“怕多管闲事”遇到的问题:关心不必怕“多事”,但要注意“分寸”。行动之前可以先进行“认知评估”,判断对方的需求是“显性”还是隐性的—— 比如,邻居没说请你“帮忙”,最多是隐性需求,不要直接冲上去给人家提建议。如果人家自己吐槽孩子淘气,不知道怎么办好,请你帮助,可以看作是显性的需求,对这种情况也要把握好关心帮助的分寸,要遵从儒家的“中庸之道”,关心要“不偏不倚”,把握好“分寸”这样既不越界,又传递了关心。 再说说“嘴硬心软”的问题:很多人不是不关心,而是不会“温柔表达”关心。你关心朋不要说 “你傻不傻,天冷还不知道加件衣服?” 要说“天凉了,我担心你穿那么少会冻着”效果立竿见影,关系也迅速拉近。 儒家讲 “言忠信,行笃敬”,关心要“话软,事硬”;心理学的话就是客服“情感表达障碍”,“批评式关心”多数情况下效果并不理想,但可以通过练习改进。想关心不踩坑,试试两个实操方法:1. 出手前先排三问:他需要吗?我能帮吗?他愿意接受吗?2. 在你想说的内容前加上“我担心你”—— 慢慢就会发现,你的关心能被别人实实在在感受到。 关注我,下期我们继续讨论关心问题,说一说怎么回应别人的关心。 我是慢修心老刘,和你一起,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和心理学精华,开启生命智慧。 #心理学 #传统文化 #生命智慧 #修心 #关心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幼儿爱破坏?背后的探索欲要这样保护 刚买的绘本被撕得稀碎,新买的玩具车被拆得零件散落一地,你气得想批评,可孩子却举着零件问 “这里面是什么呀”—— 很多家长面对幼儿 “破坏行为”,第一反应是制止,却没发现这背后藏着孩子的探索欲。其实 2-4 岁孩子爱拆、爱撕,不是故意捣乱,是想通过 “破坏” 了解事物的构造。 孩子的 “破坏” 本质是 “探索”:撕绘本是想看看纸的纹理,拆玩具是好奇 “为什么车轮会转”。如果强硬制止,会打消他探索世界的热情。3 个保护探索欲的方法:①“提供‘可破坏’的材料”:别给孩子昂贵的玩具,而是准备废旧报纸、 cardboard 纸盒,让他放心撕、放心拆,我邻居家 3 岁娃用纸箱搭 “小房子”,拆了又搭,玩得不亦乐乎;②“陪孩子一起‘探索’”:如果孩子拆玩具,别骂他,而是说 “我们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不好”,和他一起研究零件的作用,比如拆了玩具车,告诉他 “这个小齿轮转起来,车轮才会动”;③“肯定他的探索行为”:哪怕孩子把东西拆坏了,也别说 “你真笨”,而是说 “你发现了玩具里面的小零件,真厉害”,强化他的探索兴趣。 别把 “破坏” 等同于 “调皮”,孩子的小手在破坏时,大脑也在飞速思考。保护好这份探索欲,比拥有完好的玩具更重要。探索是成长的起点,允许孩子 “搞破坏”,才能让他更懂这个世界。#探索欲 #搞破坏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