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3年初夏,当时还在鞍山话剧团的陈晓旭在同事兼男友毕彦君的催促下,给《红楼梦》剧组写自荐信,要饰演林黛玉。在海选阶段,剧组收到的自荐信不计其数,然而,陈晓旭的这封信却非常的惹眼。 首先形象适合。因为在选角之初,导演王扶林就定下了一条规矩:“一定要像古代人。”再看陈晓旭的这张自荐照片,一位纤细文静的姑娘,手抚胸前的辫梢,眉宇间的柔弱,脱俗,活脱的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人。其次,看才情。因为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才情较好的,而恰恰陈晓旭寄来的照片背面,还附了一首她14岁时发表的一首小诗,因为有着和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相似的外貌以及如林黛玉一般的才情,陈晓旭深得王扶林导演的赏识。当时陈晓旭被排在林黛玉候选人的第三位。而试镜那天,当穿着淡蓝色连衣裙的陈晓旭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大家似乎都有些发怔,嗯,林黛玉可能就是这么个样子吧,眼若含愁,双眉似蹙,纤弱娇柔,满场里找不到比她更像林黛玉的。经过导演组的认真筛选,最终,陈晓旭脱颖而出,被选为林黛玉的扮演者。 1984年国庆前夕,在黄山脚下太平湖上一只临时改装的老式木船舱里,窗敞帘低,陈晓旭倚窗而坐,开拍黛玉乘船北上的一场戏。这是她饰演黛玉出場的第一个镜头,也是当年《红楼梦》剧组正式开拍的第一个镜头。 若干年后陈晓旭说:“也许我在长相,在表演,或其他方面不如别人,但是综合素质上,我觉得我是最适合的,演黛玉是为了人生追求,完成一种使命似的宿愿,不是仅仅一个角色追求。 1987年春节,36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自此成为史上最风行的电视剧,20多年间重播700多次。此后,陈晓旭独自漂泊在北京,她成了最早漂在北京的那拨人之一。这期间,台湾一家公司曾邀请她去做电视节目主持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向她发来了入学通知书。只是,游历一圈以后,她的飘零感越发浓重,各方面都不能与当地融合。仅三个月,她就又回到了北京 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郝彤面临毕业,为了完成毕业作品,他和同学四处奔走找到了陈晓旭,因为觉得女主角非她莫属。郝彤和同学三顾茅庐,最终以真诚打动了陈晓旭。在拍戏的过程中,陈晓旭除了工作很少主动说话,这使得郝彤觉得陈晓旭简直就是个“冷血动物”。但他不知道,其实细心的陈晓旭注意到郝彤他们拍摄经费紧张,每天都吃最便宜的盒饭,心里颇为心疼,只是她不喜欢表达而已。当郝彤拿出拼凑来的几千块工资发给晓旭被晓旭拒绝了
00:00 / 4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16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0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35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8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3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7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