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河流袭夺 落差较大的河流,受重力作用影响,流水对下部岩石侵蚀严重,逐渐把下部岩石掏空,悬空的上部岩石受水流冲击和重力作用坍塌,导致形成溯源侵蚀,河流源头逐渐向分水岭方向延伸。慢慢的水流将分水岭切穿,使河流和其他河流相连,形成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需要满足三大条件:1、两条河距离不能太远2、其中一条河流的溯源侵蚀或者侧蚀强烈3、必须是一条河为高位河,一条为低位河,即分水岭两侧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河流袭夺会改变河流水系。发生河流袭夺后,河系会重新组合成袭夺河、被袭夺河、改向河、断头河、袭夺湾、风口等河流地貌形态。 一般来说,抢夺其他河流的低位河为袭夺河,被抢水的高位河为被袭夺河,被袭夺河的上游河段改变流向流入低位河,被称为改向河;高位河的上游因为被袭夺,导致下游河段缺少水源补给形成断头河。断头河水量逐渐减少,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大量淤积,堵塞水流形成沼泽湖泊,或者因为缺少水源而逐渐干涸。 被袭夺河与袭夺河相交处,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呈现突然转弯的现象,称为袭夺湾;在被袭夺河的垭口处,原有谷地的一部分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成为袭夺河和断头河之间的分水岭,叫做风口。#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怎么学 #河流袭夺 #河流地貌 #地理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78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河漫滩平原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在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变化,反复搬运和堆积泥沙的结果。 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步: 1. 形成雏形:在河流的中下游,河道通常会变得弯曲,形成河曲。在河曲的凹岸,水流速度快,会不断侵蚀河岸;而在凸岸,水流速度慢,携带的泥沙就会沉积下来,形成一个微微凸起的小滩地,这就是河漫滩的雏形。 2. 洪水期堆积:到了洪水季节,河水漫过河岸,淹没了平时干涸的滩地。由于水面突然变宽,水流速度大大减慢,河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便会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沉积下来,形成一层相对细腻的沉积物。 3. 不断扩大:年复一年,洪水期带来的泥沙不断在原有滩地上堆积,使得滩地的面积和厚度都不断增加,最终连接成片,形成广阔而平坦的河漫滩平原。 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一条调皮的大蛇(河流)在地上扭动,它身体摆动时,凹进去的地方(凹岸)的泥土被不断挖走,而凸出来的地方(凸岸)则不断有泥土堆起来。时间久了,这些堆起来的泥土越来越多,连成一片,就成了平原。 很多著名的平原,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典型的河漫滩平原。 除了河漫滩平原,像冲积扇、三角洲这些地貌也和河流的泥沙沉积有关,但形成过程和位置都不同。需要我为你整理一份常见流水地貌对比表,让你能更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区别吗?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