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45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高考志愿怎么填 一、填报前的准备 在开始填报志愿前,建议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以免后续出现遗憾: 1.明确自己的成绩、位次与报考类别 •要清楚自己的高考成绩、位次(省/市排名)以及属于哪一科类(例如理科/文科/新高考选考组合)和志愿批次。 •各省的志愿填报模式、批次安排、科类要求可能有差别。建议务必查阅当年版的招生政策。 •举例来说:如果你报名的是新高考地区,还要关注“选考科目”与高校专业组对应关系。 2.收集信息:高校+专业+历年录取数据+招生章程 •查阅目标高校的招生章程、专业目录、是否有特殊要求(如选科要求、身体条件、外语语种、校区情况等) •查阅往年该校专业在本省(或本市)的录取位次、分数线趋势、招生人数情况。专家建议填报志愿时要参考“位次”而不仅是“分数”。 •制作“志愿预填样本表”或“模拟志愿清单”:把高校代码、专业代码、名称、顺序先在纸上或电子表格上排好,减少系统填报时出错。 3.制定志愿梯度策略:“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专家普遍建议:将志愿分为三个梯度:冲刺志愿(稍高于自己位次)、稳妥志愿(与自己位次相当或略低)、保底志愿(明显低于自己位次、录取概率高) •在同一梯度内,也建议适当拉开高校之间的位次距离,避免多个志愿“扎堆”在一个位置段而导致风险叠加。 •注意:即使志愿中填了“冲刺志愿”,也不能把所有志愿都放在高位次学校,否则可能出现“高分低录”或落榜风险。 4.了解重要流程和时间节点 •志愿填报一般有固定的时间段,逾期将不能提交或修改。 •考生应保管好自己的考生号、身份证号、登录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避免他人篡改志愿。 •首次登录系统时,一般会有“志愿填报提醒/确认须知”页面,建议认真阅读。 二、志愿填报时的“避坑”提示 在填报过程中,有不少常见的“坑”或易忽略的问题,下面列出几个典型案例,并给出避免建议。 1. 志愿与自身条件不匹配 •一些考生因为不了解专业或高校特殊要求,而选择了自己其实不符合条件的专业/学校。例如:某些专业可能要求特定选科、身体条件、语种或校考资格。 •避免办法:务必对每个志愿专业的报考条件进行核查,问自己:我是否满足“选科要求”“身体条件”“校考或面试要求”“外语语种”等。若不符合,则该志愿可能“无效填报”。 2. 志愿顺序逻辑混乱或梯度缺失 •在采用“平行志愿”模式的省份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