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26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有人落水,常规方法是“救人离水”,司马光却果断“让水离人”,砸缸救人。 打破常规,逆向思维:当常规方法(从缸口救人)行不通时,司马光没有固守成规,而是创造性地想到了“破缸出水”这个逆向思维的方法。这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有时需要转换角度。 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在巨大的危机和恐慌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司马光的沉着,让他能够迅速分析情况并找到最佳对策。 果断行动,效率至上:他的方法简单、直接、有效,没有一丝犹豫,为救援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这体现了“结果优于形式”的实用主义智慧。 担当与勇气:在别的孩子只会哭喊和求助时,司马光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担当和勇气,主动采取行动承担责任。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在北宋时期,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名叫司马光。他从小就很爱读书,而且遇到事情总是比别的孩子更加沉着冷静。 有一天,天气晴朗,司马光和几个小伙伴们在自家的后花园里一起玩耍。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放着一个非常大、非常高的水缸。这口缸是当时人们用来储水防火的,里面装满了水。 孩子们围着假山玩捉迷藏,你追我赶,玩得非常开心。其中一个小孩,为了躲开同伴,兴奋地爬上了假山。可是,假山边上又湿又滑,他一不小心,脚底打滑,“扑通”一声,掉进了那个大水缸里! 水缸又高又深,里面的水瞬间就没过了孩子的头顶。他在水里拼命地挣扎,双手乱挥,眼看就要沉下去了。 看到这个情景,其他的孩子们都吓坏了。有的吓得大声哭喊,有的惊慌失措地跑去找大人,还有的试图去拉落水的小孩,但水缸太高,他们根本够不着。现场一片混乱。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乱。他立刻意识到,靠他们小孩的力量,不可能把伙伴从那么高的水缸里拉出来。而等到大人们赶来,恐怕就来不及了。 他必须想一个办法,尽快让水和人分离。 突然,司马光的目光落在了花园角落里的一块大石头上。他灵机一动,迅速跑过去,用尽全身力气抱起了那块石头,快步冲向水缸。 “哐当——!”一声巨响。 司马光毫不犹豫地用大石头猛砸水缸的侧面。一下,两下……水缸被砸开了一个大窟窿,缸里的水立刻从破口处哗啦啦地涌了出来。 水流带着那个落水的小孩一起从破口处流到了缸外。孩子得救了! 就在这时,大人们也闻声赶来,看到眼前的一幕,都惊叹不已。他们纷纷夸奖司马光,说他年纪虽小,却在危急关头能如此镇定,想出了这么一个聪明又有效的办法。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8: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98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6
00:00 / 1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40
00:00 / 1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