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04
这个视频很可能被举报下架,还能刷到是种幸运,且看且珍惜。 培训机构,尤其那些大机构,往往隐藏着这样一个现实:多数老师不过是“PPT朗读者”。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被固化,老师不能增、也不能减。为什么会这样?根源在于师资水平不一。要快速“拉平”教学质量,最省事的方法就是统一脚本——PPT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必须原封不动地照搬给学生。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在机构里学到的不是思维,而是套路。他们熟练背诵公式、记忆解题步骤,表面上看效率很高,能漂亮地完成一些题目。可一旦被问到“为什么这样做?”“这个算法的原理是什么?”,他们往往一脸茫然:“老师教的,这样写就能得分。”至于背后的逻辑?一无所知。 然而,新课标改革后的中高考命题方向已经表明:靠套路学习的孩子,越来越拿不到高分。因为他们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没有归纳总结的思维,而这恰恰是灵活应对新考题的关键。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学得死板、用不出来的深层原因。 那机构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很简单——师资参差不齐。机构要快速扩张,就需要大量老师,无论他们是否经验充足、功底扎实。这时候,PPT成了最有效率的“教学外包工具”:每一句话都写好,你只需照念。 所以,这个视频很可能很快消失。 而作为家长,是时候想清楚了:你希望你的孩子被“流水线教师”用标准化话术灌输,还是期待一位有血有肉、有独立思维的老师去点燃他的求知欲?在选择机构时,也该自问:我究竟是冲着机构的“名头”去,还是真正在乎它的体系、老师,以及我的孩子是否能在其中学会思考?#教育 #教培 #教育 #家长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4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8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