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与孩子共赴这场“养生”的重阳之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将至,您或许已经从小宝贝们兴奋的只言片语中得知,我们今年将围绕一个特别的主题展开活动——“养生”。 当“养生”这个词与幼儿园的孩子联系在一起,您或许会有一丝好奇甚至疑惑:孩子们能理解吗?这场活动的意义究竟何在? 今天,我想与您,我们最重要的教育同盟军,坦诚地分享我们设计此次活动的初衷与思考。我们此举,意在达成以下三重深远的“用意”: 用意一:将抽象的“孝道”,化为孩子指尖可感的温暖 我们告诉孩子要“孝敬老人”,但“孝敬”对于一个三五岁的孩子而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养生”,则是他们能看见、能触摸、能参与的行动。 · 一杯自制的养生茶,是孩子用小手抓取枸杞、菊花时,对爷爷奶奶日常关怀的第一次模仿与共情。 · 一个亲手扎制的养生锤,是孩子在为爷爷奶奶轻轻捶背时,那份“我能让您舒服一点”的成就与喜悦。 · 一句“祝您身体健康”,是这份具象化的关怀最终凝结成的、最真诚的语言。 我们相信,真正的教育是“体验式”的。当孝心不再是书本上的故事,而是孩子手心传递的温度时,这份美德才真正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用意二:在童心中,播下“健康生活”的第一粒种子 我们理解的“养生”,绝非复杂的药膳或功法,而是回归到最本真的健康智慧:好好吃饭、好好运动、好好休息、保持愉悦的心情。 · 我们通过认识红枣、枸杞,引导孩子关注天然食物的美好。 · 我们通过制作养生锤、学习养生操,让孩子理解“适度运动”与“身体舒畅”的关联。 · 我们通过整个活动的温馨氛围,让孩子感受“爱与陪伴”才是最好的“心情养生”。 这并非要求孩子即刻懂得养生之道,而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悄然埋下一颗种子,让他们未来在面对自己的身体时,能多一份关注与珍爱。 用意三:搭建一座跨越代沟的“理解与认同”之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孩子与祖辈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常常存在隔阂。我们希望通过“养生”这个祖辈们熟悉且关注的切入点: · 让孩子理解:爷爷奶奶散步、喝茶、晒太阳,这些看似平常的习惯,都是他们热爱生活、关爱自身的智慧。 · 让祖辈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孙辈的关注与认可,这份“被看见”的尊重,是任何贵重礼物都无法替代的情感慰藉。 活动本身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更希望,当孩子回家后举起养生锤,当家人端起那杯孩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